强扭的瓜不甜下半句,强扭的瓜不甜幽默回复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2 15:00:48

陶渊明酷爱喝酒和作诗,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陶渊明一生最讨厌当官,早年做过几次小官,但个性始终无法适应官场的污浊黑暗而辞去官职,最后还是选择回家耕种,宁愿无法温饱一家老小,也不愿意做官。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他四十一岁那年,但是只做了八十多天就辞职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朝廷派了一位督邮到县里巡视,部下请陶渊明穿戴衣帽、束好腰带到门口迎接。陶渊明这就不干了,不由得叹了口气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就这样,陶渊明辞职了,回到了彭泽县,然后写了《归去来兮(并序)》。

强扭的瓜不甜下半句,强扭的瓜不甜幽默回复(1)

一、陶渊明的隐归,恰恰证明了《逍遥游》的实用性

我们来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并序)》的最后一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一段的意思是: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境,陶渊明的思想跟《逍遥游》的思想吻合度非常高。《逍遥游》表达了作者对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的追求,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并序》一诗中苏表现的也是如此。他们都有着强烈的“绝对自由”人生观。

《逍遥游》认为,人不要强求自己,更不要刻意跟人攀比,遵循大自然、随心所欲,人的能力就能达到最高境界。通过陶渊明的案例也证明了《逍遥游》的思想是正确的,陶渊明不顾一切,任性辞职,回家种田,即便辛苦、难于温饱全家老小,但是却给陶渊明有足够的创作空间。他的桃源风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粉丝所追捧。

假如陶渊明没有选择回家耕田,而是混迹在当时他所不喜欢的官场,整天用心周旋于官场琐事,他势必没有那么多作品诞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样美妙的诗句也不会存在,更不会被人誉为田园诗的鼻祖而流芳百世。

无疑,陶渊明遵循《逍遥游》的思想宗旨而大获成功。南朝梁诗评家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还有北宋欧阳修更直言“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足见陶渊明在历史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强扭的瓜不甜下半句,强扭的瓜不甜幽默回复(2)

二、做自己就要忍受做自己的代价

有人说,做自己很容易啊,不管其他的,只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行了。表面看很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有时候自己喜欢的事跟生存是有冲突的,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就比较艰难了。

陶渊明任性辞官之后,回到家里耕种,那是非常清贫的,纵使每天辛苦耕种,得到的报酬都难以温饱全家老小,再加上他喜欢喝酒,有时候连酒钱都不够。但是陶渊明依然选择田园生活,宁愿在清贫中饮酒作诗,也不愿混迹当时黑暗的官场,更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

道理已经很明显,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定能成功的,也一定能做好,但现实需要生存,就看你能否经受得住生存的压力了。

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历并不高的他,做过修理工、百货公司送货司机、防盗系统安装工,在生存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他依然顶着生存的压力选择了“作词”,经过不懈努力,最后成为了著名的作词人,并引爆了一个歌词的流派,中国风。

所以,今天的年轻人,需要的不是选择,而是选择过后的那份坚韧,在困难中坚持做自己所喜欢的事,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强扭的瓜不甜下半句,强扭的瓜不甜幽默回复(3)

著名作词人:方文山

三、现代社会更容易实现“做自己”

如果我们自己阅读《归去来兮(并序)》你会发现,如果按照现代社会看待,陶渊明是有其人格上弱点的。在现代社会,假如一个人足够强大,他完全可以免去生活上的苦难,又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

我们来分析一下导致陶渊明清贫半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对于陶渊明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对社会认知清醒的人都不会选择跟那个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所以陶渊明表现出来的行为,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其实就是一个有人格缺陷的人,这是那个时代促使“人格缺陷”,也就是说,不好的时代,能把一个正常人变得扭曲。

如果把陶渊明放到现在,我相信陶渊明一定不会拒绝迎接督邮,一定不会抗拒做官,毕竟现代是和平社会,是自由的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且做官更有机会发挥出他的才华,何乐不为?

比如,你写诗厉害,你一定有独特的见解,把你的见解运用到官场,将会造福老百姓。或者把你写诗的经验传授给别人,在文化部做个官员,造福的也将是老百姓们,对得起百姓还对得起你的才华。

所以,现代社会对于“做自己”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任何人都无需委屈求全,你的才华总会有机会得到施展。

我们就说马云吧,马云之前是做老师的,后来他辞职做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改变了这个社会,但他退休后仍喜欢做老师。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在这个年代,做老师的也能做他喜欢的事情。比如,他做老师后,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的,在和平年代,人们更容易实现“做自己”的愿望,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越是有特性的人,越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陶渊明并非喜欢清贫,或者喜欢田园,他也幻想过做官,但是当时的官场没法让他实现价值,无奈隐退田园。如今各行各业都如此透明和公平,更容易让人“做自己”,“做自己”也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在选择工作上,最关心的并非能不能赚到钱,而是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道理也就在于此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谁都知道。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