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局者迷的道理,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2 21:45:41

古人描写庐山的经典诗词有很多,今天咱们来聊聊苏轼的《题西林壁》。短短二十八个字,就仿佛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水墨画,充满了神秘的美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庐山的“迷雾”与“真相”

苏轼 《题西林壁》 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局者迷的道理,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1)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庐山的千姿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正面横向望去,庐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那一座座山岭,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给人以雄浑壮阔之感。而转换视角,从侧面去观察庐山时,映入眼帘的则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如同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又似一个个巨人,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雄伟险峻的姿态。

不仅如此,苏轼还从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对庐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站在远处眺望,庐山在云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朦胧的美感。近处观赏,庐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壑都清晰可见,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高处俯瞰,庐山的全貌尽收眼底,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仿佛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而从低处仰望,庐山的山峰高耸入云,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渺小之感,同时也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充满了敬畏之情。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局者迷的道理,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2)

苏轼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两句诗不仅让人领略到了庐山的壮美风光,更直观的体现了苏轼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描写能力。他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庐山的各种形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世人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他一同漫步在庐山之中,亲身感受着庐山的魅力。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犹如一记警钟,在人耳边久久回荡,引发了世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苏轼在游览庐山的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尽管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庐山的各种不同面貌,但却始终无法真正看清庐山的全貌。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庐山的真实面目。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局者迷的道理,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3)

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世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自身所处的位置、环境、立场以及个人的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而对事物产生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就像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时,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很难全面、客观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可能会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无法看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联系。

苏轼的这两句诗,让世人明白,要想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主观偏见的束缚,学会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 “当局者迷” 的困境,看清事物的真面目,从而做出更加准确、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当局者迷的道理,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