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西方七艺和中国六艺?
自由技艺(Seven Liberal Arts )是古希腊时期只有具有公民身份的自由民才有资格接受教育的一套课程,中世纪被确定为“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音乐、天文,这是西方的“七艺”。国内教育学界习惯称之“博雅教育”。
中国六艺
中国“六艺”在古代是: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现代释义为社会规范、音乐、武力、交通、文章、算数。东西方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中国“六艺”内涵更深,格局更大。算数和音乐是相通的,文章可以涵盖文法、逻辑和修辞,几何和天文被东方先秦时期的一众大神研究得明明白白。社会规范、武力和交通则是群体发展交流的重要认知。在社会演进分工细化后,在教育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学习由直接学习变为与间接学习相结合,再到以间接学习为主,教育也由王宫贵族才有资格接受的,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相对应地,知识主要都是通过能跨越时空的书本来记录并传递。
2、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现代的学制内容,是借鉴西方而成的,那么反观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祖先的学制内容又是什么呢?简言之,是以官学私学相结合、以经学为主要内容、以科举入仕为目的的学术体系。入仕为官,官是什么?是决策者、是治理者、是统治者。
以西方学术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发展了眼花缭乱的现代文明,当今西方学术大兴其道,在我们宣传重视西方古典学术博雅教育的时候,也一定要来看看东方古典学术的亮点。东方古典学术最大的成就就是滋养了东方文明,让我们成为现世唯一一个存续完整的古文明,考古文物与流传典籍交相辉映,民族生命记忆源远流长,几经亡族灭种的考验而屹立于世界不倒。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博雅教育,而且要知道经学,我们不仅要吸取博雅教育的经验,也不能丢弃经学的精华。也许我们不知道的是,东方文化早已对我们看世界的深度、广度、角度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为学讲究次第,首先要读《大学》,朱熹说读《大学》是为了“以定其规模”,那么《大学》的规模在哪里呢?它的目的是明明徳于天下,如果以“天下”为认识的整体规模,那么教育也就不会陷于一街一巷了。
古人由夜观天象,预测农时收成,再由天象浓缩至自我个体,家庭,城邦,统称为天下。学习讲究通识,博大而又精深,找到共性和规律。最终回归于道,称为道统。
华夏文化,才是人之一生追求。
典则文化公众号
了解更多国学文化,请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