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语文园地四 | 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课时 |
学 校 | 授课班级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交流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 2.学会用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生字,了解形声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3.了解一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表示了哪一类人。 4.掌握冒号的用法,学会用所给短语写一个片段。 5.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 6.学会把片段写美观,大方。 7.积累和理解古诗《蜂》。 | ||||
学习 重难点 | 1.学习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并在平时的口语表达和书面习作中加以运用; 2.重点理解词的“比喻义”,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3.了解语气助词的作用) 4.理解并积累古诗《蜂》。 | ||||
学情分析 | “交流平台”的学习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关键语句,体会“反语”表达真情实感的效果。在具体教学中,以理解反语的情感色彩为重点,通过回顾原文,读思结合,品读体会情感色彩。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练习中,学会用“反语”。“词句段运用”的句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和语气词的作用,主要采用自主品读、小组朗读、互助交流的办法,并尝试在创设的语境中学以致用。这一栏目的词语部分,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比喻义”,进一步通过语言实践,用含有比喻义的词语造句、写话。在具体教学中,仍以学生的练习表达为主,在读、写、口语表达中加深各知识点的理解。 | ||||
教学辅助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 教师导入: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同作家描写动物的写法,体会了作家如何用语言表达喜爱之情。说说印象深刻的语句,你有什么体会/
-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读读上面的句子,体会作者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预设:
(1)第一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对猫不喜欢,但是恰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第二句话看起来对鹅的傲慢很不以为然,其实表达的是对鹅的“高傲”的喜爱之情。
(3)看似不喜欢这场“乱子”,但是其实很喜欢。
4.汇报交流:
小刚: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小丽: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就想起妈妈经常跟别人说:“我们家那傻孩子……”
小豪:我们说话和习作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从妈妈的“我们家那傻孩子……”你发现了什么?
(表面上看是不喜欢我,责怪我的调皮,实际上也表达了妈妈对我的喜爱之情。)
小结:表面上好像不喜欢,实际上文章的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对动物们的喜爱。
“这种方法”是什么?(是一种明贬实褒的方法。)
(板书:明贬实褒)
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 满月的小猫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猫》
-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白鹅》
5.练一练: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句子。
学习任务二:识字加油站
一、识字加油站
- 学生自读,你发现了什么?
- 出示,读词语
肝脏 麦秆 俏丽 陡峭 哺育 黄浦 沦落 抡拳 涣散 容光焕发 英俊 严峻
读词语发现什么记字方法;
①每一组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偏旁与每个字相关联。(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②组词后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
3.总结识字方法:
①换偏旁识字:请——精(精神)——静(安静)——睛(眼睛)
②加偏旁识字:寺——待(等待)——等(等车)——侍(侍候)
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
一、读词语
1.自由读词语:
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2.读比喻义。
千里马:比喻有才*人。
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人。
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定、见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3.以物喻人的词语: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比喻有才*人。
4.分类齐读词语。
褒义词: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贬义词: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的词语?
狐狸精——喻专事迷惑人的女人
老狐狸——喻非常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小绵羊——喻老实听话、性格驯服的人
替罪羊——喻代人受过的人
6.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词语夸夸身边的人。
①小丽的歌声甜美动听,真是( )。
②老支书一直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默默为村民服务,真是人民的( )。
③姐姐做事很勤劳,妈妈夸她是我家的( )
二、冒号的用法
1.出示句子: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就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2.读一读上面的句子,注意每个句子中的冒号,用法相同吗?
教师小结,指导:这些句子中冒号用法相同都是“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
3.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活泼的小狗 细心的小亮 热心肠的奶奶
示例:
这只小狗真是活泼可爱:每次我刚扔出骨头,它就一跃而起,飞身咬住那根从天而降的骨头,然后摇摇尾巴,开始享受美食了。
小亮可真细心:瞧,他写完一篇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
她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奶奶:今天刮大风,几户人家晒在外面的衣服都吹落到了地上,老奶奶把衣服一件件捡起来,挨家挨户地送还给邻居。
三、语气词的用法
1.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出示: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词语。
3.比较去掉加点词,读起来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4.教师小结:
这些词语都是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或祈使的语气。
预设:语气词放在句子中,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充分表达出对猫的关切和爱怜。
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生尝试读一读。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小组内交流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3.作者介绍
罗隐(833-909),字昭谏,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5.诗意理解: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交流体会: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这首表达诗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明贬实褒
识字加油站:换偏旁识字
以物喻人的词语
冒号表示解释说明
【作业设计】
- 积累动物比喻义。
- 写一段话,用上冒号(先总说特点,再具体说)。
- 背诵《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