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地理的十大好方法,地理学习十种方法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8 01:46:51

南橘北枳

学好地理的十大好方法,地理学习十种方法(9)

南橘北枳

图自《博物》2022年9月

绘图/出离

淮河以南的橘子,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了枳。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体现环境对人的重要。

枳,别名枸橘,产于我国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生于山林间。枳为大型灌木或小乔木,枝干绿色,常有尖刺,叶互生,通常为三出复叶,花单生或2朵成对,花瓣5枚,白色,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黄色或暗黄色。

学好地理的十大好方法,地理学习十种方法(10)

枳的“完全花”有5枚花瓣

图自《博物》2022年9月

摄影/王辰

“南橘北枳”之说,原本出自《周礼》:橘子味美,但要是栽种在淮河以北,就会变成酸涩难食的枳。这一“常识”因“晏子使楚”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不过到了南北朝年间,人们已经知晓了南橘北枳的真相——橘与枳原本就是两种不同植物,并不会因水土不同而相互转化。而且在当时,无论淮北江南,橘和枳都已能够栽种。

苏绰言及橘枳,意在借知识更新之事表述人才环境的变化。原来苏绰请柳庆执笔,另有深意:柳庆之父曾在南朝为官,后来父子同归北朝——今请出身南朝的才子,为北朝撰文改革轻浮时弊,效果倍增。难怪苏绰夸赞柳庆:“枳橘犹自可移,况才子也!”

学好地理的十大好方法,地理学习十种方法(11)

枳的果实近球形,成熟时黄色

图自《博物》2022年9月

摄影/王辰

枳与橘虽非同一物种,却是近亲,因此古人才会将二者混为一谈。枳的果实成熟时,外皮呈黄色或暗黄色,形态与橘子近似。但若将果子剖开,会发现枳的果皮较厚,果肉中有黏液,味道酸且苦涩,不堪食用。

此外枳的果实挂在枝头,往往只有单独一枚。因而古人命名取“只”字仅仅、唯一之意,再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枳”。

学好地理的十大好方法,地理学习十种方法(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