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构成
(1)境内主业中,公共服务事业部下滑的最厉害,同比下降15.79%。其实这个很正常,公共服务事业部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从事公共服务的,这些客户在房地产调控以后,如果原来收入比较依赖土地(好像大部分客户1/3的收入都来自于土地),有着不小的冲击,就会导致债务偿还难度加大,一句话就是没有多少钱了。所以,这个下滑属于正常的,不下滑或者大幅增长都要怀疑这个财报数据是不是有点水分了。
企事业事业群的下滑比较少,同比下降0.75%。这个事业群的客户主要是能源、金融、养殖、电力等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在这几年受到的冲击相对小,特别是能源行业,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年赚的利润抵得上以前几年。
中小企业事业部处于中间位置,同比下滑7.36%。这一部分客户非常广泛,受到的冲击可能各有不同吧。这些客户可能就是一些小企业,小超市啥的,一个订单几千块,或者上万块,海康能够做到125亿营业收入,不知道服务了多少家小企业。这个业务下滑没有公共事业服务多,也是比较正常的。
(2)境外主业增长16.41%,这个有点超出预料,因为海康最近几年时不时被美国打压一下,原本以为海外会负增长。2019年美国业务收入占比6%,根据海康威视的回复,在美国的业务已经逐步下降,虽然没有披露,但是相信这个比例在2022年会低不少。而且,海康的业务分布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单个地区受到的冲击也会更小。不过未来海外的业务可能增速不会太高,毕竟受疫情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
(3)创新业务中同比增长22.81%,其中萤石网络这一块基本上没有增长,可能和萤石网络面对的是个人消费者,而且和这个领域有华为、小米等多家实力不弱的竞争对手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其余创新业务增长32.07%。
这应该是海康未来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块业务,目前萤石网络已经上市,海康机器人也在申请上市,相信未来海康可以孵化出更多上市子公司。
(4)海康产品的销售量是增长的,但是根据营业收入计算后,产品平均单价从418.8元/台下降至409.8元/台,每台产品下降9元。估计也是海康为了维护客户,不得已在价格方面做了一些让步,毕竟经济的大环境不太好。大华估计也降价了,不过没有2022年数据,无法进行对比。
海康威视2022年销售量
2、营业成本和费用
从营业成本和费用看,费用的绝对金额,只有财务费用受益于4.3亿的汇兑收益,有所下降以外,其余费用同比都增长不少。
营业成本上涨5.88%,和营业收入的上涨2.14%相比,对利润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不算那么大。也侧面说明海康受集成电路、PCB等电子元器件价格的影响不大,有较大的议价权。
2022年费用情况
而从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看,其中对利润影响最大的是营业成本,其次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不过这种占比的变动都不算特别大,归根结底,还是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导致这些成本和费用的增长没有被覆盖导致的。
拿大华股份2022年半年报数据,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2.49%(2021年为61.08%),这个增长和海康基本上差不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6.49%(2021年为28.38%),有一定的下降,显然大华经过2021年净利润的下滑,一定程度管控了费用的投放。
海康费用增长和营收增长不匹配,一方面是受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市场需求和客户预期变化较大,资源投放和产出偏离。另一方面应该是海康在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进行扩张,应该也是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比较好的时机。
成本及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
3、应收账款、存货和营业收入增长的匹配性
海康威视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资产中的比重很高,2022年合计514.24亿,占总资产的43%,属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企业经营稳定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的增长应该有一定的匹配性,存货虽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长期来看,走势应该也是匹配的,一旦出现不太正常的趋势,就可能需要具体分析是否有合理的解释。而且需要关注客户和行业发展情况,客户财务问题会导致坏账计提增多,电子元器件类的存货更新换代快,如果隔年没有大幅的营业收入增长,存货可能就需要计提较多跌价准备。这两个反应在利润表,就是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了。
海康威视上市以来,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虽然较多年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走势基本上是匹配的。最大的原因是海康威视的客户结构,其中公共服务事业、国企(能源、电力、基建、金融等)的信用更高,加上海康没有那么强势,给出的账期相对较长,如果这一部分客户的销售额占比更高,海康的应收账款可能增长就比营业收入更快。不过应收账款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的这个趋势,随着创业业务的发展,应该会有较大的转变。2022年,海康的应收账款增长17.07%,超出营业收入增长的增长速度,因此应收账款带来了5.3亿的信用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