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汽车保养,大多数车主都只知道换机油机滤,稍微专业一点的知道要换变速箱油、刹车油等,然而清楚什么时候该换防冻液的车主那真是少之又少。原因很简单,现在很多车的防冻液寿命特别长,动辄5年10万公里甚至8年20万公里的更换周期,导致车主们把这件事都给忘了。
但是寿命长不等于不用维护,尤其是那些经常在极寒或极热地区行驶的车辆,长期不更换防冻液轻则导致发动机散热能力或热传导能力下降,使油耗升高;重则腐蚀水箱产生水垢和堵塞发动机水道,不得不对车辆进行大修。那么车辆保养时,防冻液方面究竟有哪些注意点呢?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水能替代防冻液吗?
虽然不论是车主还是汽车4S店维修人员,甚至生产厂家都叫它防冻液,然而实际上它的学名应该是发动机冷却液,因为其主要作用是给发动机降温。我们都知道,汽车发动机属于内燃机,靠汽油的燃烧产生动能推动车辆前进。然而就算目前最先进的车用汽油发动机其热效率也不过才42%,换句话说有至少58%的能量被浪费了,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变成热能积聚在发动机气缸周围。
这时候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带走,就会造成发动机局部温度过高,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很容易在发动机内部产生裂纹。因此汽车厂家设计发动机时,在一些热能积聚的地方设计了水道,而防冻液就是穿过水道带走热量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发动机防冻液的正常工作温度在90℃以上,而一些性能车的温度更是高达110℃以上。可见使用传统的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为水温超过100℃时就会从液体变为气体,体积增大造成水箱开锅。不仅如此,水的冰点只有0℃,在我国很多地区,冬天气温零下几摄氏度甚至几十摄氏度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旦冷却水结冰,体积变大会将水道或水箱胀坏,因此除非应急,万万不可用水代替防冻液。
南北方如何选择防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