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络上一篇关于复杂的弹簧异常断裂的问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背景信息,弹簧在装车时候发生断裂。
失效零件分析结果如下:
化学成分分析
没有任何异常,都在公差范围之内。
内部金相组织分析:正常回火马氏体
脱碳情况分析:表面脱碳情况良好
硬度分析:断面5点硬度在公差范围内
残余应力分析:残余应力正常。
表面发现异常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之下发现沿晶断裂
组织类似如上图c情况。
所以这个问题的导致是基于表面摩擦马氏体的产生下,氢脆(hydrogen embritlement)作用而导致的断裂,而摩擦马氏体的形成条件在于摩擦 高温 瞬时冷却三方面会产生。
氢脆产生的基本原理:
(氢离子得到电子成为氢气),
氢离子的产生:金属正离子 水 氢氧根=氢氧化物 氢离子。
2. 体积增加百倍以上在晶格间聚集超过晶体应力而产生断裂。
氢脆产生的原因对于弹簧的工艺来讲,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酸洗时间过长
酸液Ph过低
水洗时间短
卷簧过程
其他潮湿情况。
经验总结即是:
第一检查金相组织以及表面脱碳、化学成分分析。
第二做断裂面的断口分析,SEM 2000 倍观察氢脆的微观组织,由沿晶断裂,晶体表面裂纹和裂纹口来判断。
判断是否是批量问题需要结合失效频次以及热处理以及过程数据来做判定。
这篇文章的写作初衷在于,现在网上难以找到针对汽车弹簧断裂基于摩擦马氏体形成而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这个例子的复杂性也在于表面磨擦马氏体下,氢脆作用而产生开裂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