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幼儿园的家长说,自己小班的孩子,因为不能够专注的听老师讲30分钟逻辑狗的做法,自己被喊去谈话了。我们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的,即便是小学,课堂40分钟也不会全部用来讲课。
①无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缓慢发展,大概五六年级,有意注意才会占主导。
1-4年级,孩子的注意很容易就被外在事物的形象、特征、颜色所吸引,老师讲课时听的不认真,别的同学做了什么事他知道的很清楚,窗边飞过的蝴蝶能轻易分散掉他的注意力。这并非是某个同学的行为,从整体来看是无意注意占主导的。
5-6年级,孩子才会有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让它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所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分散,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理解。
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易引起注意
家长能发现,老师在上课时用的教具是丰富多样的,课堂引入也是生动有趣的,直观和生动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学习效果才会好。而且,孩子的注意还带有情绪色彩,开心的时候就愿意关注,不开心就不愿意去看。
在辅导孩子作业或者帮助孩子选择阅读书籍时,家长可以借鉴这一点,选择一些插图丰富生动的书籍。
③注意时间在逐渐延长
4-7岁,10分钟左右。(幼儿园)
7-10岁,20分钟左右。(小学低年级)
10-12岁,25分钟左右。(小学高年级)
12岁以上,30分钟左右。(初中)
注意时间的长短和大脑发育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规律,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学习20分钟后,适当安排休息5分钟。也可以科目变换着学习,孩子不容易疲劳也更有兴趣。
记忆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和根本,甚至是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记忆力在小学阶段的发展规律,很多家长并不清楚。
1、记忆容量增加
随着孩子阅读数量的增加,记忆容量也在增加,他能记住的更多了。小学儿童对数字的短时记忆最大,其次是字母,最后是偏旁部首。因为这样的特点,孩子在学习偏旁部首时,掌握的速度不会快,家长不要强求他,他正在经历这样的学习阶段。
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识记偏旁部首,我和天宝平时用的是上面这套,儿童偏旁部首组合识字卡。120张汉字卡牌,让孩子自由组合解锁新汉字:“女”字旁和“子”组合是“好”字、“扌”和“丁”组合是“打”字、“文”和“刂”组合是“刘”字……
2、记忆策略的发展
孩子学会说话后,有家长会教孩子背诵古诗,这时候的背诵只是机械的重复,用不到记忆的策略和方法。等到孩子上了小学,记忆策略开始逐渐发展,10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较好的掌握复述、组织语言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的发展有个规律:对低年级的儿童进行提示和训练能有效提高记忆量。
记忆策略包括复述、组织、系统化、巧妙加工等,我们以组织策略说一下,四五岁的孩子有意识采用组织策略是较少的,在孩子六到八岁时进行干预,到十岁左右就可以有意识的应用了。
年龄太小或太大进行训练效果都不明显,对6-8岁的孩子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训练,效果是最好的。家长有意识的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年龄段进行相应的培训指导,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