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楼历史介绍,登瀛楼为什么出名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12-04 02:12:14

有百年历史的登瀛楼,在天津可谓家喻户晓。在民国时期,能在登瀛楼吃顿饭是很多普通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登瀛楼的“登瀛”二字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海中有三神山,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以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同时参照了唐太宗为网罗人才,把选入文学馆的人称为“登瀛洲”等典故而取名。最初“登瀛楼”的牌匾是由曾任北洋政府内政总长、交通总长,张志潭题写。张志潭写字题匾,既不留名也不盖章,题匾的交换条件是登瀛楼的名厨师要将做全桌酒席的技艺教会其三夫人。

登瀛楼历史介绍,登瀛楼为什么出名(1)

溥佐先生为登瀛楼书写的牌匾

当年张志潭题写的匾额早已不存,如今店内只保存下来的是末代皇帝溥仪之堂弟溥佐和津门书法家王颂馀先生题写的两块匾额。”登瀛楼还有一道名菜与张志潭相关,这道菜叫“醋椒鱼”。最初这道菜就是由张志潭提出制作的。醋椒鱼是以鲤鱼为原料,花刀,用高汤炖煮。这道菜对火候要求极高,汤色纯白,鱼要完整,不碎不散,口感咸鲜,酸中带微辣。这道菜深受张学良将军喜爱。

登瀛楼历史介绍,登瀛楼为什么出名(2)

津门书法家王颂馀先生书写的牌匾

登瀛楼创建于1913年,原址设在南市建物大街。据《天津工商史料丛刊》记载,登瀛楼创始人为山东人苏振芝,*为名绅康振甫等。开业之初,建筑简易,厅堂不大,但营业尚佳。不过,到了上世纪20年代,经营出现困难,当时的经理人苏振芝年老体弱,面对困难,失去了信心,值此饭店又遭火灾,遂告停业。好在*康振甫等人雄心不泯,决议重建饭店,并于1924年在南市东兴大街筑起新楼,同年夏天重新开业。适逢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倒台,张作霖进驻京津。当时,市面上流传一种名为“东北票”的钞票,很多商户拒收此币,而登瀛楼照收不拒,因而生意兴隆,每日客流应接不暇。后“东北票”成为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登瀛楼为此赚了一大笔钱,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登瀛楼历史介绍,登瀛楼为什么出名(3)

天津的租界,尤以英法租界为代表,住了很多清朝遗老遗少、隐退的军阀政客、政府官员以及巨富豪绅等。登瀛楼经理王桂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拓市场,跻身租界,饭店新址选在法租界蓝牌电车道(现滨江道)。那时候人们到法租界劝业场一带游玩,习惯说去“下边”逛逛。缘此,登瀛楼南市老号俗称上号,法租界北号为下号。据老菜单显示,除了精致菜品还有各式点心,比如核桃酪、菠萝汤圆、无锡饭、炸春卷、炸元宵、各式饺子、各种馅饼、什锦门丁、清油饼、鲍鱼汤面、关东面、馄饨、炒伊夫面(伊府面)、疙瘩汤、木须(苜蓿)汤等。 登瀛楼北号“菜目繁多, 不及备载”,其中一些菜肴现在已不常见了,确让人遐想馋涎。登瀛楼趁势而上,且有津地俗话“好吃多给”的意味。

登瀛楼历史介绍,登瀛楼为什么出名(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