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宋代〕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或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当时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辛弃疾的词以豪放著称,但也不失婉约之风,这与他的为人是分不开的。他既有“金刚怒目”的豪放之风,也有“婉约柔情”的细腻之作。此词即为一例,它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首先,词人站在北固楼上,俯瞰中原大地,眼前的美景却带给他一种凄凉之感。他感叹,何处能再见到中原的盛景呢?这不仅是对中原的思念,也是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接着,他提到了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则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悠长和变迁的无尽。这种描述也暗含了历史的无情和现实的无奈。
然后,词人通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这样的描述,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和英雄气概。孙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统领千军万马,表现出坚决抵抗的决心。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辛弃疾对他充满了敬意。
词中还提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是对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的赞美,也间接表达了对孙权的敬仰。因为在这三位英雄中,孙权的地位最为稳固,他能够与曹操和刘备这样的强大对手抗衡,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领导力。
最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既是对孙权的赞美,也是对当朝文武的批评。他认为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这种对比和反差,表达了辛弃疾对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北固亭为背景,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当前局势的忧虑,表达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现实的深刻思考。他对于孙权的赞美,也是对那些拥有雄心壮志、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人的赞美。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批评了那些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官员们。他的这种情感和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关切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