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象征着什么,天窗有什么作用天窗象征什么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12-04 05:15:03

1.《四时田园杂兴》

(1) 本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风光

(2)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

(3)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4) “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2.《宿新市徐公店》

(1)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远处寻

(2)说明暮春季节景色的词语疏疏、未成阴、菜花

(3)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无处寻”一词引发读者的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儿童面对一片菜花踟蹰、一知所措的画面。

3.《清平乐·村居》

(1)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词题

(2)诗中描写江南农村的特色的诗句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诗中描写的一家五口有: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其中大儿子正在锄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小儿子正在剥莲蓬

(4)本诗描写的景物有:茅檐、小溪、青草

4.《乡下人家》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

(2)本文描述的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放图、春笋出土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3)写作顺序: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的季节顺序交叉描写。

5.《天窗》

(1)本文的中心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空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写出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幻想

(2)“天窗”象征着:孩子们通往想象世界的窗口

(3)我是一个:好玩、爱动、爱联想、爱想象的孩子。

6.《琥珀》

(1)《琥珀》的体裁是科学小品

(2)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老松树滴下的松脂正好包住两只小虫,形成松脂球,第二地壳发生变化,松脂球被埋在漏水下,形成了化石

(3)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并推测出的科学价值

7.《飞向蓝天的恐龙》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

(2)“点睛之笔”指的是:辽宁西部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3)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4)我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轻盈,骨骼中空,脑颅膨大,前肢越来越长,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后来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8.《千年梦圆在今朝》

(1)“梦”指的是中华民族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圆”,使圆满、使周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并于10月16日顺利返回,它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万户,中国第一个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我国正式实验的月球探测工程是“嫦娥工程”。

(3)《千年梦圆在今朝》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在梦圆的过程方面,课文列举了嫦娥奔月的神话,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想象和万户亲身实践,表现了炎黄子孙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探索方面,课文重点写了“神舟五号”的研制过程,充分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敢于探索的精神。

9.《繁星(一五九)》诗中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磨难

10.《白桦》

(1)前两节重点写了白桦的外形,后两节重点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

(2)本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白桦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颜色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

(3)诗歌描写了白桦在多种环境中的美,环境有:寒冬的雪后、清晨的朝霞中、朦胧的寂静中

1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中依次描写出了雨后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在作者描绘的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中:“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闲游……

12.《猫》

(1)猫的特点:古怪而可爱

(2)老舍笔下的猫性格有些古怪,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既老实贪玩,却很尽职;二是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很胆小,有时又无比勇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猫老实的表现在:成天睡大觉;它很贪玩表现在:一天一夜不回家;它很尽职的表现在:屏凝视捉老鼠

13.《母鸡》

(1)重点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2)课文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联系全文来看:

夜间有什么动静就啼叫,可以看出母鸡很负责

鸡雏们的肚子圆圆的,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可以看出母鸡很慈爱

有一点响动,就警戒起来,准备作战,可以看出母鸡很勇敢

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可以看出母鸡很辛苦。

(3)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人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写了母鸡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14.《白鹅》

(1)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将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表现鹅的叫声严肃郑重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来表现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高傲”的意思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3)叫声的表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步态的表现:傲慢;从容,大模大样;傲然站立

吃相的表现: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大踏步

15. 《海上日出》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2)本文的中心句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描写了海上日出时壮观景象。

文章结尾用反问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做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3)作者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抓住了颜色、光亮、位置变化,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露出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的四个画面。依次描写了是:晴朗天气的日出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

16.《记金华的双龙洞》

(1)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2)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作者去双龙洞路上,再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写出洞。

(3)洞口的特点:很宽; 外洞的特点:高大;孔隙的特点:狭小

内洞的特点:黑、大、奇,重点写了的特点。

(4)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线,即

作者多次写到水,以溪流流经的路线为线索。

17. 习作例文:

(1)《颐和园》颐和园在北京(城市名),课文主要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方位顺序,分别描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景物。

(2)《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由远到近的顺序,从“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语句看出来。

18.《囊萤夜读》

(1) 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的意思是:萤火虫。“囊萤”的意思是:用袋子装萤火虫

(2) 故事中赞美了车胤学习刻苦的句子是:“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文中概括车胤精神品格的句子是:恭勤不倦。车胤遇到的困难是:家贫不常得油。车胤的方法是: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4)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我知道这样的故事还有《程门立雪》《手不释卷》《铁杵成针》

19.《铁杵成针》

(1) 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的意思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主人公是唐代诗人李白

(2) 故事中让李白深受触动的事是:“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文意:磨针溪在眉州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

20.《小英雄雨来(节选)》

(1)主题:《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他机智勇敢,为了掩护李大叔机智地同鬼子作斗争的故事,表现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英雄精神。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小英雄雨来》中出现了次。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前两次出现在夜校上课时,雨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第三次出现在雨来就打算以死保护交通员时,表明雨来,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这句话点明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来自对祖国的热爱

(3)本文可以分为六个部分进行描写,其中详写了雨来游泳本领高、掩护李大叔、智勇斗鬼子,略写了雨来上夜校读书、怀念雨来、机智脱险

21. 《我们家的男子汉》

(1)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是: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表现他率真爽气、自主独立、沉着勇敢

(2)课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为小“男子汉”的形象,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而含蓄。

22.《芦花鞋》

(1)《芦花鞋》主要写了青铜在镇上卖芦花鞋,一共卖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的事,赞美了青铜勤俭、纯朴的品质。

(2)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分别是:编织芦花鞋、卖芦花鞋、大雪中坚持卖鞋、卖了自己穿的鞋

23.《芙蓉楼送辛渐》

(1)本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的情景,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最能体现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句诗作者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场面。既写友人去向,又暗喻送别心情的语句是:楚山孤

24.《塞下曲》

(1)题目“塞下曲”是古代的一种军歌,第一句点明时间是在一个月黑寂静的晚上,第二句中的“单于”指的是敌军的最高将领,第三句写了我军准备追击敌军的情形,第四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2)诗中写出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的雪中英姿的诗句是: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句诗的意思是:将军准备率领骑兵一路追*,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3)《塞下曲》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写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必胜的信心。

25.《墨梅》

(1)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梅花的品格精神:高风亮节、神清骨秀、高洁端庄。从梅花的品格精神联想到了:文天祥、范仲淹、王安石等。

(2)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句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花,只是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意思是: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它的颜色好看,它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间。这句诗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4)“洗硕池”是一个典故,与王羲之有关。

26.《“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课文讲述了“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轮船在英伦海峡面临沉没的危险时,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指挥救援,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和船员,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全部人员获救后,最后随船沉没的悲壮故事,歌颂了船长哈尔威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

(2)课文按照“雾海夜航——海难发生——临危指挥——盛赞船长”顺序来写。

(3)课文多次写雾,雾大、雾浓,这是造成海滩的直接原因,同时,还渲染了

悲壮的气氛,衬托了人们的心情

27.《黄继光》课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让部队攻下敌军的阵地,避免付出更大的牺牲,舍身堵住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歌颂他视死如归,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28.《挑山工》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赞颂了挑山工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脚踏实地,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29.《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1)王葆想到一个宝葫芦,来实现心中的愿望。

(2)文奶奶讲了四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分别是:①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②李四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④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3)文中的“我”指的是主人公叫王葆,他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他时常会想到它,做算术题的时候想到了它,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的时候想到了它,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的时候,他又想到了它。

30.《巨人的花园》

(1)课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一堵围墙挡住了孩子的脚步,也挡住了温暖、欢笑,只留下了荒凉、寒冷

(2)“现在我明白”,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