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久远,只能从网上找到一些零星图片,还望各位见谅
这些硬连接的板凳可能只有爷爷辈的卡友才对其有切身体会吧,硬板凳代表了建国初期那个艰苦的年代。
作为90后的我没有体验过这种硬板凳,只能说从我的主观判断上来看这种座椅仅仅只有提供给驾驶员一个坐着的地方的作用,舒适性不存在的。
机械减震主驾驶座椅 硬连接副驾驶座椅虽然硬板凳我没赶上,不过驾驶室悬挂升级后的硬连接方式座椅的酸爽我还是体会比较深刻的。“机械减震主驾驶座椅 硬连接副驾驶座椅”是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主流配置。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养的是一辆EQ141,整体挡风玻璃的那种。在我的记忆里那台车只有主驾驶座椅带有机械减震,不过主驾驶座椅已经配备了头枕,但是副驾驶仍然是硬连接的板凳。
那时候的我是多么羡慕坐在平头车驾驶室里的人,终于,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将EQ141换成了平头的EQ145。那时候真的觉得平头车很高级,自己终于可以踩着钢圈爬上高高的驾驶室了。那会虽然主驾驶的座椅是机械减震并且都主副驾驶都配备了头枕,不过副驾驶和中间的小座椅依然是硬连接的(翻下来可以当一个小桌板,挺实用的)。
引进自日产柴的驾驶室还是挺耐看的
解放J3和东风EQ153撑起了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间运输市场的大片天
出于实用性考虑,那会的中重卡大部分都有中间这个小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