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有很多组件类型可以选择,多晶硅、单晶硅等等,不同的组件发电效率、衰减和品质都不一样。
计算公式:理论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化效率,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电池面积和光电转化效率,转化效率对电站的发电量影响是直接的。
最重要的是,在选择品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知名大品牌的产品,并且,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这样才能保证25年稳定可靠的发电量。
组件匹配损失
凡是串联就会由于组件电流差异造成电流损失,凡是并联就会由于组件的电压差异造成电压损失。损失可能达到8%以上。
要想降低匹配损失耗损,以提高电站发电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匹配损失,尽量采用电流一致的组件串联;
2、组件的衰减尽可能保持一致;
3、隔离二极管。
温度(通风)
有数据表明,温度上升1℃,晶体硅光伏组件组大输出功率下降0.04%。所以要避免温度对发电量的影响,保持组建良好通风条件。
我们看到很多后面和两侧封住的光伏电站,要在两侧留个门,方便通风。
灰尘的影响不容小视
晶硅组件的面板为钢化玻璃,长期裸露空中,自然会有有机物和大量灰尘堆积。表面落灰遮挡光线,会降低组件输出效率,直接影响发电量。同时还可能造成组件的“热斑”效应,导致组件损坏。
秋冬季节到了,又到了灰尘漫天的时候,光伏电站落满灰尘严重影响发电效率。大家一定要及时对光伏电站进行清扫。
阴影、积雪遮挡
在电站选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光线的遮蔽物。避开可能产生光线遮蔽的区域。根据电路原理,组件串联时,电流是由最少的一块决定的,因此如果有一块有阴影,就会影响这一路组件的发电功率。
所以,安装光伏电站,一定不能贪图容量大,一定要针对屋顶的面积、屋顶周边有无遮挡情况来看。
这方面,就要找专业的光伏品牌安装商,他们会实地对屋顶情况进行勘测,并给出最优的安装方案。而不是只让你多安装。
最大输出功率跟踪(MPPT)
MPPT效率是决定光伏逆变器发电量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远超过光伏逆变器本身的效率。MPPT效率等于硬件效率乘以软件效率。硬件效率主要由电流传感器的精度,采样电路的精度来决定;软件效率由采样频率决定。
MPPT实现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首先要测量组件功率变化,再对变化做出反应。这其中的关键元器件就是电流传感器,它的精度和线性误差将直接决定硬性效率,而软件的采样频率也是由硬件的精度来决定。
减少线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