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浪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造礁珊瑚的生长,试解释其原因。
(2)推测海岛西部和南部地区珊瑚礁分布较少的原因。
(3)简述图示珊瑚礁的发育过程。
(4)结合材料,分析该海岛附近能够成为未来热带珊瑚生存避难所的原因。
【答案】(1)风浪过大,不利于造礁珊瑚在基底固着(着生);风浪过小,不利于浮游生物(饵料或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
(2)西部夏季洋流势力强,风浪大;等深线密集,坡度陡,水较深,不利于生长;南部为海湾,有港区,人类活动密集,水体污染较严重。
(3)第一阶段: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并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第二阶段:岛屿附近浅水水域,适宜珊瑚生长,珊瑚礁开始发育;第三阶段:伴随海平面上升或火山下沉,火口附近也变成浅水区,珊瑚礁继续发育;最后: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最终珊瑚礁覆盖了整个火山顶部。
(4)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热带海域适合珊瑚生存的空间缩小;该海岛纬度较高,处于珊瑚分布的北缘,随着水溫的升高,将更适合热带珊瑚的生长。
【分析】本大题以涠洲岛和珊瑚礁发育过程示意图文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珊瑚礁的形成、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析】(1)材料中“造礁珊瑚通常生长在水面平静,水质清澈、光照充足、水温为25°C-27°C的浅海岩礁中,这样的环境珊瑚虫发育最快。珊瑚虫的生长,还需要进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说明造礁珊瑚要正常生长不宜风浪过大,否则不利于造礁珊瑚在基底着生;同时,其生长需要浮游生物和溶解氧,风浪过小,不利于浮游生物输送,水面扰动小,不利于溶解氧增加。
(2)从图中看,西部夏季洋流活动强,水面扰动强烈,且等深线密集,水较深,结合材料描述,均不利于造礁珊瑚生长;南部为海湾,筑港条件好,有港区,人类活动多,水体污染较严重,不利于珊瑚生长。
(3)从右图看珊瑚礁的形成经历了以下过程。刚开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出露海面的火山岛;此时,火山岛周边水较浅,海湾浪较小,适宜珊瑚生长,珊瑚礁开始着生;而后,伴随海平面上升或火山下沉,火山口被水淹没,也变成浅水区,此位置处珊瑚礁也开始着生发育并变大;最后,伴随海平面继续上升或火山继续下沉,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继续向上生长,最终珊瑚礁覆盖了整个火山顶部。
(4)材料中说:造礁珊瑚通常生长在水面平静,水质清澈、光照充足、水温为25°C-27°C的浅海岩礁中。随着全球变暖,更低纬海域温度升高,不利于其生长,生存空间变小;而广西涠洲岛位于北部湾中部地区,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北缘,全球变暖后,气温条件更好,适合造礁珊瑚生长。
161.(2022·北京昌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经验。哈尼族村址的选择颇为讲究,要求该处必须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村寨依山而建,背后是山林,山环水绕,梯田密布。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建筑,形如蘑菇。云南红河、元阳、绿春等地多为土墙草顶,以木构架承重。房顶多为四个斜坡面,上铺茅草,也有用瓦覆盖。楼房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杂物。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中层铺设木板,被隔成左、中、右3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哈尼族崇敬火塘,这里的火一年四季从不会熄灭。
(1)说明该区域村寨选址半山腰的原因。
(2)简述哈尼族蘑菇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为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请为蘑菇房的改造提出两点建议。
【答案】(1)半山腰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为村寨提供干净的生活用水。流经山寨的水,借沟水冲肥,灌溉农田;紧邻梯田,便于劳作。
(2)森林资源、茅草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多雨潮湿,一楼饲养牲畜,二层居住,起到防潮的作用;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符合山区稻作民族晾晒谷物的实际需要;火塘的设置,起到烘干和增加暖气流上升的作用;火烟味驱虫、*菌,便于室内粮食及食物的储存,避免物品发霉腐烂和延长房屋寿命。
(3)用瓦片代替茅草,选择经久耐用的钢混结构住房,增加房屋的牢固性和防火的功能等。
【分析】本题以云南哈尼族典型民居建筑为材料,涉及聚落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区域建筑文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1)根据材料,哈尼族的选址主必须要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哈尼族位于中国云南,该地纬度低,低海拔地区气温过于湿热,高海拔地区又较为寒冷,半山腰气候较为温和。同时受地形雨的影响,山腰降水较多,便于发展梯田农业。山顶上密集的森林又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为村寨提供干净的生活用水,保证村寨获得充足且干净的水源。选址在半山腰,坡上的坡面径流可直接进入村寨,可借助村内的沟渠,将肥料溶于水中,与水一起浇灌农田,可降低农业生产的强度。同时梯田主要位于山腰部位,村寨选址在此,可靠近梯田,便于人们农业活动。
(2)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建筑,土墙草顶,上铺茅草,此地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森林与草类资源较为丰富,就地取材可降低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楼房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杂物”,该地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长期处于潮湿状态。靠近地面的潮湿层用于饲养牲畜,中间层离地面较高,可起到防潮的作用。“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中层铺设木板”,该地主要发展梯田农业、水田农业,梯田中大量种植水稻和谷物,水稻与谷物收割后需要进行晾晒,而本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坦的地区较少,房屋修建平顶,便于稻米的晾晒。“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由于该地气候相对潮湿,设置终年烟火不断的火塘。既能起到驱潮烘*作用,同时火塘使得房屋内空气气温上升,屋内气温高,使得暖空气气流上升,可以进一步起到房屋驱潮的作用。同时常年烟火不断的火糖,燃烧木柴和秸秆可产生烟雾,此类烟雾具有驱虫、*菌、消毒的作用,便于哈尼族谷物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储存,同时火塘产生的驱潮作用也可减少粮食作物发霉腐烂的现象;由于哈尼族的建筑为土墙结构,火塘所产生的烘干作用也可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防止因过于潮湿使得建筑坍塌。
(3)茅草相对取材较为便捷,但需要定期更换,而且更换时对劳动力的相关技能要求较高,可用砖瓦代替茅草,降低建筑修缮难度。土墙草顶木架构在潮湿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受损,可选择更加坚固耐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由于是木架构,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受腐蚀,而影响建筑的质量,可以进一步通过工程和技术手段增加房屋的牢固性。由于有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且蘑菇房多为木质结构,屋顶为茅草覆盖,故在蘑菇房的使用中要加强防火功能的准备。
162.(2022·贵州毕节·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菲律宾保和岛多丘陵,中部是石灰岩地区,南北为冲积平原。巧克力山位于保和岛中部,由1268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高度介于40到120米之间,山上为草被,山下平原为茂密的热带雨林。草被在雨季是绿色的,不过每到旱季,山上草被都会千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表层基岩为石灰岩,可没有一般石灰岩地区所常见的溶洞系统或地下通道。下图中a为保和岛气候资料图,b为保和岛位置图,c为巧克力山景观图。
(1)分析巧克力山上只生长草被的原因。
(2)判断巧克力由景观的最佳观赏时段,并说明理山。
(3)描述保和岛的水系特征。
(4)推测巧克力山山体群的形成过程。
【答案】(1)石灰岩地区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丘陵地形,坡度较陡,地表径流快,储水难度大(土壤水分少)等。
(2)时段:2-5月(2月至5月之间均可给分,但是春季和旱季不给分)理由:2-5月降水少,草被干枯;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土壤缺水等。
(3)由山中部流向南北(中间流向四周或呈放射状);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支流少等。
(4)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锥群;海洋化学物质在火山锥上沉积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锥形山体出露海面而成。
【分析】
本题以保和岛气候资料图和保和岛位置图及巧克力山景观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植被的生长条件,水系特征和巧克力山山体群的形成过程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解析】(1)根据材料,巧克力山表层基岩为石灰岩。石灰岩地区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根据材料,保和岛多丘陵。丘陵地形,坡度较陡,地表径流快,且为岛屿,储水难度大(土壤水分少)等。
(2)根据材料,草被在雨季是绿色的,不过每到旱季,山上草被都会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所以巧克力山景观的最佳观赏时段为旱季,结合图a可知,2-5月该地降水少,草被干枯,地处热带,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土壤缺水,山上草被都会干枯,转为褐色。
(3)水系特征主要从水系形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支流多少)等方面分析。根据图文材料,巧克力山由许多小山丘组成,所以水系形态是呈放射状;由于是小山丘,且位于岛屿,所以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支流少等。
(4)根据图c信息,山体呈锥形,且上部有石灰岩,呈锥形最有可能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锥群,而石灰岩是主要是海洋生物遗或是海洋化学物质在火山锥上沉积形成石灰岩,最后由于地壳抬升锥形山体出露海面而成。
163.(2022·云南昆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蚀洼地是指在雪线以下、林线以上的高山永久冻土带,因冻融作用使岩石表层破碎,加之受地下冻土阻隔,大量冰雪融水将碎屑物带走,在山坡上逐渐形成宽而浅的洼地(下左图)。下右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侧雪蚀洼地分布,在坡度为15°~25°(既利于积雪,又促进融水流动)的东北坡,基岩抗风化能力弱,雪蚀洼地广泛发育。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增多,雪蚀洼地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