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站标志性建筑“六角楼”。新华社资料图
昆仑站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2009年1月,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在冰穹A地区建成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实现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由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战略跨越。
位于内陆冰盖核心地带的冰穹A,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也是南极内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这里是国际冰川学界公认的南极冰盖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冰芯就像树木的年轮,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冰芯破解周围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秘密。例如,冰芯中记录的冰雪累计量,可以反映降水变化;冰芯中的尘埃含量、气泡等,可以反映当时的大气环境。
依托昆仑站,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
2019年1月13日无人机拍摄的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营地(左)、昆仑站(中)与深冰芯房。新华社资料图
科考队员维护昆仑站深冰芯场地和钻机。新华社资料图
泰山站
被喻为南极“加油站”
2014年2月,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为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
泰山站也被喻为南极“加油站”,因为它处在昆仑站和中山站中间,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盖内陆的队伍,可以在泰山站为飞机加油。
除了作为中转站,为昆仑站的科学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撑,泰山站还可以作为基地服务格罗夫山地区科学考察。
格罗夫山是64座冰原岛峰的总称,总面积达3200平方公里,非常陡峭,且风特别大,最高温度是零下10摄氏度,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值得研究。此外,格罗夫山上有很多陨石。
冰雪之上的南极泰山站主体建筑,远看如飞碟,又像红灯笼。新华社资料图
【南极科考“冷知识”】
南极综合征怎么治?用Wi-Fi
在南极冬季半年的黑夜中,越冬队员极易患上一种带有狂暴倾向的忧郁症——南极综合征,各国都解决不了。怎么治呢?Wi-Fi。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有Wi-Fi。考察队员不再寂寞了,干完活打开笔记本就看电影、跟家里视频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