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图片,唐朝妆容长安十二时辰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4-02-06 09:28:00

▲西市 ©《长安十二时辰》

西市由于靠近西城开远门、金光门,交通便利。西域诸国胡商沿丝绸之路来长安,多住在西市,此处胡商多,胡姬酒肆多,文人多来光顾。西市也称金市,李白《少年行·其二》诗:“五陵年少金市(西市,金主西方)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东西市有严格的开放时间。张九龄在《唐六典》卷20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中午开市,以300下鼓声之后才能进。到了晚上,以300下钲通知西市闭市。钲亦名“丁宁”,中国古代打击乐器。)

04. 吃喝

唐代集中买卖的地方为东西二市,但各坊内也有买卖者。坊内各种各样的十字路口,分割成很多“曲”,临街开着各式各样的铺子。如颁政坊有馄饨曲(巷)、长兴坊有毕罗店(毕罗:唐代有馅食品)、辅兴坊的胡麻饼很有名,永昌坊有茶肆,胜业坊有推着小车卖蒸饼(馒头)的。在吃的方面,唐朝主食以面食为主,更准确的说是以饼为主,饼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当时的语义中,馒头也算饼的一种)。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图片,唐朝妆容长安十二时辰(5)

▲沿街卖饼的商贩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第六章申初中有一段话:“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锅时味道极香。我从前当差,都会一早赶过去守在坊门,一开门就买几个。”很多看过原著的人称这段为全书最感人篇章。

在喝的方面,不得不提道政坊的酒,叫虾蟆酒。董仲舒的墓设在这里,因其身份尊贵形成“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规矩,由此该地得名“下马陵”,后口音误传成虾蟆陵。

05. 居住

长安城根据等级制度分为宫城、皇城、外郭三重环套的格局。宫城是皇上居住的地方,也是全国的政治权利中心,外郭即为老百姓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平民区。

其中宫城由“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组成。从三大内的位置可见,皇上居住的地点由长安城北部正中(太极宫)逐渐迁移至长安城东北角龙首原之上(大明宫),最后移到原来的外郭(兴庆宫)。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图片,唐朝妆容长安十二时辰(6)

▲纪录片《大明宫》中的太极宫 ©图片来源于网络靠近宫城的永昌坊、光宅坊,也称“待漏”之处,百官清晨入朝,在此等待朝拜天子。翊善坊,靠近大明宫,高力士居住于此。皇城下面是首善之地,也是当时房价最高的地方,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如永崇坊,安禄山居住于此。崇仁坊,所有等着授官的人居住的地方。而从延平门往南基本就十分荒凉了。

对于居住,原著中曾写过元载十分会享受,亭子上面专门用水往下浇,水顺着亭子流下来,叫"自雨亭",夏可避暑。住的房屋为了防止蚊虫,墙泥里混着花椒。宋代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金共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自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06. 计时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古代,一昼夜被分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日晷或铜壶等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在唐代城楼报时,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晨钟暮鼓”便来源于此处。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图片,唐朝妆容长安十二时辰(7)

▲日晷计时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07. 宵禁

鼓声隆隆,不仅是一种报时方式,也是当时宵禁制度的保障。所谓宵禁制度,不论是宫城门、皇城门、外郭城门,还是各个坊市门,昏而关,晨而开,定时启闭。早先各门的开关,靠专人“诸街晨昏传叫。”后来于贞观十年(626年)十二月,马周建议:在六条主要大街设备大鼓,五更天将明时,随着皇宫正南门承天门鼓响,六街擂鼓三千声,宫门、城门、坊门依次开启。日暮时承天门鼓响,六街擂鼓八百声,各门关闭,大街上不许有人走动。(《隋唐嘉话》)。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图片,唐朝妆容长安十二时辰(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