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日,武汉车主沈女士驾车在武昌梅家山立交被其他车辆追尾,造成车辆失控,撞上了立交桥中间的隔离水泥墩,所幸她和老公只是受了轻伤。事后,车辆被就近拖到了武昌的一家4S店,维修人员看完车辆的受损情况后,无意中说了一句“这么大的事故,安全气囊怎么都没有爆开呀?”维修人员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再加上沈女士的亲身经历,让她怀疑自己这辆广本锋范轿车的安全系统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呢?
沈女士:车的大梁都撞弯了,可安全气囊还没有打开,虽然那天我和老公只受了轻伤,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事故,可能就没这幸运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沈女士联系了该车当时购买时的4S店,就这辆车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投诉。随后,该4S店将车拖了过去做进一步检测,但该店工作人员检查了之后答复:这辆车的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是因为受到的撞击力度不够和角度不对,并不是质量问题。对于4S店的答复,沈女士不服,她说,在当天的检测时,电脑上明明显示安全气囊存在故障代码,但维修人员却告诉她,这是正常的。
汽车安全气囊示意图
日前,记者来到了处理此事的4S店,据该店的前台主管和售后副经理介绍,针对沈女士质疑车辆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他们进行了电脑读取数据和拍照留存,并传给了厂家,之前给沈女士的解释,只是他们的大致判断,最终结果还要等厂家的鉴定。
在采访中,记者看了沈女士的事故车,从外表看,这辆事故车撞击的程度还是比较厉害,右前侧车头部分损毁严重,纵梁发生明显弯曲,左前侧车头也有严重撞击,同时,左侧车身留有刮擦之后的破损。尽管从外表看,这辆车发生了严重撞击,但车身上的4个安全气囊没有一个打开。
4S店售后经理杨桂峰指着车身上的一些撞击点,向记者做了大致的分析。
杨桂峰:我们也看到过很多爆安全气囊的,一般都是正面撞击,你看这辆车的撞击点,因为被其他车辆撞击车尾后,力度就减弱了,然后车辆往那边一摆,再往这边一摆,力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就是撞击点的问题,如果正好撞在感应器的位置,电脑就会引爆气囊。
按照售后经理的解释,安全气囊没有引爆的原因,一是力度大小问题,二是撞击角度问题。记者随后提出,为什么在进行电脑检测时,安全气囊系统会显示有故障呢?对此,当天参与检测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因为这辆车有4个气囊,当时为了拍照检测,拆卸了座椅,这之中曾拔掉过侧面气帘的连接插座,这样在检测时,电脑就会读取到这一异常记录。
在上周五,广本厂家的鉴定报告出来了,鉴定结果是:安全系统正常。这六个字,也就意味着这辆车的安全气囊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拿着这一纸报告,沈女士和丈夫都不认可。他们认为当时车速在70码左右,车辆失控后,先是撞到了立交桥上的护栏,随后车辆在穿越慢车道、快车道、超车道后与中央隔离水泥墩发生碰撞,从这两次撞击情况看,这么大的撞击力量还不足以引爆安全气囊,那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引爆?如果安全气囊引爆还要按照厂家的要求去找角度和力度,那这个安全气囊是否就失去了该起到的保护作用呢?
对于车主的质疑,4S店方面表示,如果不认可这个鉴定,他们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料,协助沈女士申请有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来鉴定。
杨桂峰:从我的角度来讲的话,我也希望你去做个鉴定,你拿过来,只要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车子如果鉴定出来有质量问题,我们4S店又不会有任何损失,我们肯定是去找厂家。
在采访期间,记者也就有关安全气囊的引爆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采访了该4S店的售后技术经理陈志勤,他告诉记者,多数车主认为“一旦遇到事故,气囊就应该打开”,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气囊打开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它与碰撞的速度、角度、减速度值、力度等都有关系,并不是碰撞得比较严重就一定会打开。
陈志勤:就好比一个人从楼上跳下来,如果直接掉下来,肯定会摔死,如果在空中,你给他一个横推的力,他的力量就变了,力量就卸了,加速度变成了横推的力量。设计是正面碰撞,才容易引爆。我们分析这辆车不是对撞,而是一个侧撞,这个是不能打开气囊的。
那么这位技术经理解释的是否正确呢?记者随后联系了武汉市机动车维修协会专家组首席专家熊荣华。听完事故经过,熊工认为这应该是正常现象,因为首先这车是被追尾,随后撞击了隔离护栏,尽管有撞击,但这个撞击并不是正面的,而是侧面碰撞。他告诉记者,安全气囊打开也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
熊荣华: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30码,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这里所说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中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物碰撞的速度。另外,汽车发生碰撞时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险杠和车身纵梁,为了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车身前部大都设计有碰撞缓冲区,而且车身的刚度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此在一些事故中,虽然车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形,造成了车内乘员受伤或死亡,但是由于碰撞部位不对、撞击力度不够,有时候气囊并不能打开。
听完熊工的解释,再加上责任认定难、调查诉讼费用高,沈女士最后放弃了请第三方机构鉴定的想法,无奈的拿着厂家鉴定书,与4S店协商车辆维修事宜。
相关链接:记者采访沈女士的这次遭遇时,也不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今,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大家对于安全气囊又了解多少呢?安全气囊到底是不是安全的,能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
据国内一家知名汽车质量网发布的汽车安全气囊缺陷原因分析报告显示,近两年,在该网站收到的有关汽车安全气囊相关投诉中,关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未弹出的问题占近一半。报告分析,从实际来看,汽车安全气囊缺陷问题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从工作原理来看,如果气囊在碰撞中未打开,排除碰撞时的力度及角度问题,这往往与碰撞传感器的灵敏度及装配位置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线路问题也是引起气囊无法打开的重要原因,倘若连接线路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断路、短路的情况,致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报告同时指出,近几年,很多企业都曾因气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车辆进行过召回,但由于安全气囊工作原理的特殊性,气囊在碰撞弹出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又无法模拟现场进行科学检测,在遇到事故纠纷时,汽车生产企业往往避重就轻,以多种理由规避责任,回避安全气囊未弹出系质量问题所致。“没有撞到撞击点”、“角度不对”、“速度不够”成为汽车厂商的普遍说辞,而消费者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这不仅给消费者维权增加了难度,也引发了大量消费纠纷。
记者注意到,在网上公布的一些案例中,车主们无一例外的认为安全气囊理应在受到撞击时打开,而不是要受到所谓的撞击点、撞击力度等条件的限制,否则就失去了安全气囊的意义。但厂家同样也觉得很憋屈,因为在厂家看来,气囊的打开与否完全取决于是否满足事先设定的条件,并非所有碰撞都能够符合气囊的起爆条件。
(记者徐奕 编辑黄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