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动挡的车无法启动时,就只能等待拖车救援,而不能自己处理?
市区被拖车救援的汽车。
已经见过三次这种情况了,车辆忽然就无法启动,车灯能亮,仪表正常,有的会有错误代码,有时候甚至连错误代码都没有,就是无法启动,只能呼叫救援,其中有一次是在郊外的山区,那位司机等救援就等了很久。
跟车友聊天,有人就尝试解释这个问题,但也只是瞎猜,并不内行。
思路就从现在汽车的各种先进功能展开。
现在汽车控制电路有多复杂?先看看芯片数量吧。
以前手动挡全靠人工控制,芯片就少,几十颗就够,现在至少也得上百个,因为加入了太多花里胡哨的各种所谓先进功能,比如无钥匙进入等等。
简单可靠的手动挡汽车。
自动挡芯片远远多于手动挡,因为它要模拟手动挡的很多功能,各种芯片,主板模块和传感器都要比手动挡多很多。
比如在下陡坡的时候,为了控制车速,会间隔踩刹车,某些自动挡车型,就把这个专门作为一个功能,叫做陡坡缓降,弄一套电路,加一个专门按钮。
手动挡汽车,随心所欲。
同样,在上坡的时候,需要踩着刹车,慢慢松开,避免溜车,等动力上来后,再彻底松开刹车起步。
于是就有人想到,用芯片控制保持刹车三秒钟,就可以作为上坡辅助功能,再专门搞一套电路,一个按钮……一个新的噱头又产生了。
另外还有各种涉及驾驶舒适性的电路控制,也需要大量芯片。
这些有用没用的芯片下来,就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个。
现在的汽车各种噱头更多,芯片数量早已上千,新能源汽车芯片已经达到2000多个。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芯片越多,电控可靠性就越低,一旦其中某些涉及驾驶的芯片出现故障,行车电脑就可能为了驾驶安全,自动屏蔽汽车启动功能,于是看着车灯能亮,仪表汽油机油都正常,就是无法启动,这应该也是一种安全设计。
就像自动挡开车的时候必须踩着刹车挂着P档才能打火一样,因为自动挡默认前提就是司机不懂开车,一切都靠机器来辅助,而机器的逻辑是安全第一,不像手动挡,任何挡位都可以打火启动。
手动挡默认的前提是,车要按照人的意志来控制,比如有些人就喜欢大油门二档起步,虽然起步慢,但接着的两脚油,直接5000转以上,就能让二档速度直奔80以上,接着换5档破百,中间都不用经过3挡和4挡,如果高速不限速,几脚油门速度就能160以上,而自动挡必须按照转速逐步升档才行,想跳档提速是不可能的,这里就有芯片控制,太多的细节,太多的芯片,就导致可靠性迅速下降,说不定哪一块短路或接触不良,就出问题了。
现在汽车各种无聊噱头太多了,所以芯片也多如牛毛,而任何电路故障都可能导致抛锚熄火,其实很多故障还是可以开车的,但为了安全,在设计上还是避免启动为好。
行车电脑有时候会自我诊断,给出一个错误代码,而这只是参考,比如刹车故障,可能是传感器,可能是电路,可能是刹车模块,尤其是电动手刹,中间环节比传统手刹更复杂……具体需要专门的电脑诊断仪才行,不是个人能处理的,除了呼叫救援,别无它法。
如果在野外没有信号的地方,那就只能弃车了,先想办法回去再说。
听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虽然我知道有些部分举例不恰当,但总体来说好像是这么回事儿,汽车有问题还是别启动为好,哪怕毛病不大,为了路上安全,还是直接找拖车去4S店修理为上。
这样想想也就理解了,如果自己做设计师,也得这样:无论什么故障都禁止启动!
有人说还是手动挡的可靠,即使电池没电,找两人推车都能启动,但自动挡确实省心,而且现在各种功能让人越来越省心,基本上会踩油门和刹车,就能开车了,至于修车?反正我是想都不敢想,以前的老司机,比如雷锋那一代,车也简单,没多少自动控制电路,遇到半路抛锚,大概还能自己修理一下,现在的司机,应该都不用操心了:没有专业设备,即使懂行也没办法。
这就像玩摄影一样,以前的相机要有很多摄影知识才能拍出一张好照片,而现在手机的自动摄影,让全民都能随手拍了。[呲牙]
本文作者简介:
随着资深作者对写作质量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幸参与多窗口写作软件《快手师爷》的代码设计,由此接触了众多知名作家和传媒作者,才发现其中藏龙卧虎,精英荟萃,音乐,骑行,自驾,户外……说不完的人间趣事,关注我,不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