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德里安是二战德军三大将领中最“单调”的一位。他不像曼施坦因,用东西两线出类拔萃的表现赢得尊重;也不像隆美尔,在北非面对大英帝国,游刃有余。古德里安从来没有单独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甚至从军衔上来说,他始终只是大将,但他却被冠以“帝国之鹰”的称号,成为二战德国最不可忽视的一名将领。
翻开古德里安的成长史,青年时期的他就具有和同年龄的人不同的思维,尽管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古德里安只是军校的一个毛头小子,但他却把眼光定格在军事战术的最前端。在德国战受制于《凡尔赛条约》,整个国家没有一辆坦克的年代,他却敏锐地洞察出在未来战争中坦克将会成为左右战局的主要因素。
在1933年,古德里安遇到了他暂时的伯乐,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尽管当时德军中许多资历很老的将领非常排斥所谓的装甲部队,但是当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通过泡沫模型讲述坦克战术的时候,却禁不住欢呼雀跃,希特勒高兴的对他人说:“这正是我想要的。”此后,古德里安很快被任命为装甲兵总监,负责建设德国的装甲部队。
同时德国先进的工业技术让古德里安很快建立起三个装甲师,并且在入侵奥地利的战争中成为德军的先锋。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战争让古德里安第一次提出“闪电战”的说法,他的装甲师快速的推进到波兰腹地,历史课本中波兰骑兵对抗坦克的历史,就来源于此。
然而,一年之后在和法国开战的计划中,德国依旧准备照搬一战时期的“施里芬计划”,准备在阵地战场上和法军一决高下,这还是反映出装甲部队在当时德国看来依旧不足以完全托付重任,但是上天再次给了古德里安机会,曼施坦因提出的依靠装甲部队快速穿过阿登地区,绕过马奇诺防线的计划最终被喜欢冒险的希特勒敲定。
从后来的过程来看,曼施坦因给古德里安和他的装甲部队搭好了台,在开战前的会议上,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汇报了他的计划:五天之内强渡马斯河,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向西。然而参加会议的德军将领纷纷表示古德里安不可能完成任务,甚至希特勒也没有帮他说话,胸有成竹的古德里安没有解释太多,只是淡淡的说:不用大家操心。
在古德里安看来,只有汽油耗尽,或者是已经到达英吉利海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挡他的装甲部队的前进。以至于在进攻法国的过程当中,古德里安不断对投降的法军说:放下武器,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因为我要继续前进。沉迷在一战阵地战的法军,完全被德军的钢铁洪流碾压,尽管法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坦克,但却没有人懂得集中突进的使用,古德里安宛如一刻不会停止的子弹,深深的打进法国腹地,希特勒对于装甲部队闪电战的效果也大为吃惊,甚至一度认为是法军欲擒故纵的陷阱,这才有了让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机会。
1941年,在横扫西欧之后,古德里安率领第二装甲军参加进攻苏联的战争,在基辅会战中歼灭了苏联的西南方面军,一度推进到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然而严寒的冬季和德军脆弱的补给线,遏制了坦克的前进道路,加之他和希特勒的不断的争执,最终被撤职。尽管希特勒也重新启用过古德里安,但是究其一生,也未再率领装甲部队前进。
在德国的三大名将当中,他是唯一一个在东西两线都取得过辉煌战功的将领。由于他一手创建了德国的装甲部队,在坦克生产和使用方面,他有着自己专业的见解。而对于希特勒而言,强大的控制欲,让他摒弃了古德里安的那些正确的建议。
在古德里安的回忆录结尾中,他这样写到:抬起头来,我的战友们,就像第一次阅兵的时候一样,你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如今的情况是我们应当一起承受的命运,把智慧和努力用在今后的重建中,为了我们的德意志。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纯粹的军人对于祖国的忠诚,也许,这样的品质对于希特勒来说,反而是不受喜欢的。
但历史会给古德里安一个公道,在德国目前的装甲军营中,依旧悬挂着他的照片,似乎,那隆隆的坦克声,余音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