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广义上的灵芝是多孔菌类的总称,在全世界有120多个种类,而我国就有87个种类。在这么多种类中,并不是所有的灵芝都适合人工栽培。如果根据形态和颜色来分类的话,可以将其分为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和紫芝六大类。在这6大类灵芝中,有60多种适合种植。但是,目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承认的灵芝品种仅限于赤芝和紫芝。因此我们现在人工栽培最多的品种就是赤芝品种。
在赤芝品种中,现在栽培比较广泛的良种有信州灵芝、惠州灵芝、南韩灵芝、泰山1号灵芝、泰山2号灵芝和大别山灵芝等等。这些灵芝品种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
追根溯源,我国人工栽培灵芝的历史已经有400多年了。在建国以后尤其是80年代之后,各地纷纷兴起了人工栽培灵芝的热潮,各种新技术新方式迅速涌现,进一步提升了人工栽培灵芝的技术水平。目前比较普遍的灵芝栽种方式主要有室内人工袋栽、温室人工栽培、室内人工瓶栽和室外露地栽培四种。相对来说,前两种栽培技术比较先进,应用比较广泛。
其中室内人工袋栽又被称之为“太空包”种植,是采用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的材料,进行室内种植的一种方式。而温室人工栽培可以理解为温室大棚种植方式,以合理的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为前提进行科学栽种,以此来提高产量。室内人工瓶栽是采用玻璃瓶为器皿,装载营养基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式。室外露地栽培,则是模拟野生环境进行种植。这两种方式都无法有效解决产品供应问题,质量无法保证,产量也很难控制,所以目前已经到了面临淘汰的边缘,很少有人采用。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工栽培灵芝有很多种技术方法。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以袋栽灵芝的方式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看看人工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1.培养料的配制
在灵芝培养料的选择方面,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和杨树叶等。各地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配方。下面笔者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养料配置方法。第1种以杂木屑和麦麸为主,分别占到75%和25%,另外添加硫酸铵0.2%,拌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左右。第2种以棉籽壳和麦麸为主,其中棉籽壳要占到78%左右,麦麸要占到15%~20%左右,另外添加1%~2%的石膏,1%的糖,0.4%的尿素和0.6%的过磷酸钙,拌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60%左右。第3种以玉米渣和杂木屑为主,其中玉米渣50%,杂木屑占30%,另外加上20%的麦麸,拌料含水量要达到60%~65%。
2.装料和灭菌处理
当培养料拌好后,要根据时间安排及时进行装料处理。料袋一般选用低压聚乙烯和高压聚丙烯材质,如果规格为60×15厘米,厚度4~5丝,每袋可装0.8~1千克。如果规格为35×15厘米的话,每袋可装0.4~0.45千克。装袋时要压实,保持料面平整。一般情况下,当天装袋之后就要进行灭菌处理。将装好的料袋放到灭菌锅内进行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其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要用常压灭菌10~12个小时,而采用聚丙烯塑料装袋可用高压灭菌2小时,等到灭菌结束后料袋冷却到30度以下时可以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