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茶膏,对于很多茶友来说仍是个新鲜词。市面上讨论茶膏的角度五花八门,褒贬不一。所以今天泠泠就来和大家深度揭秘一下,什么是茶膏。
茶膏顾名思义,膏状的茶。这个词也是近两年才彻底暴露在茶市上的,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很新鲜。但茶膏要真的论起来,可真的不算是什么“新鲜货色”了。
1.茶膏的“前世今生”
茶膏出南宋,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可谓是历史悠久。和其他茶辛辛苦苦的晋升兴衰之路不一样。茶膏属于茶中福娃娃,做为古代第一款“速溶茶”,从诞生开始,就成为被皇家青睐的养生御品。
2.茶膏的制作
《茶经》中是这样描写茶膏的制作的: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清代以后的茶膏的制作结合了宋代原有的制膏工艺和清代酿酒工艺。大致上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将茶饼洗干净,把收集好的团茶或者饼茶用蒸的方式让茶饼松散,然后把没松散的茶块解开,最后用水洗去茶上的杂质灰尘。
第二部分就是发酵,用厌氧发酵的方法加快茶叶转化。
第三部分就是榨汁了,榨汁分为大榨小榨,先用小榨榨出去多余的水费,在用大榨榨出茶叶的汁。
第四部分就是沉淀,将茶汁收集放好,等待茶汁自然分离沉淀,这一步也是分级茶膏等级的一步。
第五部分就是收膏压模了。将制好的茶膏低温干燥,然后压模包装,一款茶膏就此成型。
3.茶膏为什么在市面上两极分化的这么严重?
都说普洱茶膏盛于当代,但市面上对普洱茶膏可算的上不怎么友好。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茶膏工艺上,很多人认为从食品生物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茶叶在各种蒸煮的高温环境中,会丧失很多矿物质、生物酶,故而不能长期存放,也就失去了普洱茶最大优点之一的收藏价值。
其次就是熬制时间过长,会导致茶膏中混入大量金属物质,会有害健康。
其实这些对于现代已经不是问题了,现代普洱茶膏采用的是生物科技手段,遵循普洱茶原有的后发酵机理,从普洱茶中分离某些优势菌种,加之有意识提取普洱茶中特有的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等,已经很安全了。
除了要预防不良商家用劣质原料外,工艺和技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给各位茶友们留个小问题:茶膏是黑色的好还是绿色的好呢?欢迎评论下方留言和我们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