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他又为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指挥原子弹投弹试验。
当然,在军中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主编刊物、撰写解放军部分规章制度等事迹,是大名鼎鼎的儒将。
而第八位是军政专家、开国上将陈伯钧。
与张爱萍上将一样,陈伯钧上将也是于1910年,出生于四川达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并且后来考进中学,参加了学生运动。
之后他东入武汉,考进了黄埔军校在武汉的分校。在伟人的谆谆教诲下,他开始转向革命,加入了红军。
从此以后,他和伟人的情谊越来越深厚。他一路追随伟人参加了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五次反“围剿”、长征等著名革命事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伟人调入抗日军政大学,在敌后的华北地区组织办学,还率领抗大学子参与了多次反日寇战斗。
事实上,陈伯钧上将的成就基本上在军政方面。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先后任职于东北军政大学、高等军事学院等军事机构。
不仅如此,在战争期间,他在一边当参谋长、给解放军出谋划策的同时,一边还在军校里任教,编写了许多军事教材。比如解放军的《步哨动作》、《侦察勤务》、《论运动防御》等经典教材都是他撰写的。
而陈伯钧上将在军政方面的成就,就连伟人都评价说他是“红军干才”。
第七位川籍名将,是同样擅长军政工作的傅钟上将。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傅钟上将和前两位上将相似,同样是一位偏于军政的儒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