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越战长达14年的时间跨度中,美军日阵亡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只有20多天,其中日阵亡数的最高峰是246人。也就是说在越战的绝大多数时期内,美军的日阵亡数都是几十人,甚至几个人。
而在朝鲜战争中,仅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美军日阵亡达三位数的就有10天,其中最高峰的11月30日,美军一天就阵亡了近800人。
所以单从伤亡数字上来看,朝鲜战争的强度都是大于越南战争的。但是越战的持续时间长,美军的绝对损失则高于朝鲜战争。
那么北越军队是如何给美军造成这么多损失的呢?
朝鲜战争中,作战双方都是正规军,且有明确的战线,双方损失都集中于大的战役期间。而越南战争中,实际作战样式是大为不同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军地面部队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其针对此线以北的军事行动主要是空袭。因此越南战争的绝大多数战斗都是发生在北纬17度线以南。
美军、南越军及其他仆从军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与游击队和小股的越南人民军交战。在众多小规模战斗中,美军优势火力不容易发挥出来,而越军的正规军和游击队在这种小规模战斗上又比较擅长,因此双方的战损比并不会很夸张。
这种小战斗可能一次造成美军的损失不会很大,但整个战场上每天打死几十个美军,打伤上百个。日积月累下来,总和数字就比较大了。
而越南战场上绝大多数美军其实都是阵亡在了这种小规模的战斗中。
以美国陆军越战中阵亡的30000余人为例,其中死于步枪、手榴弹、地雷者达到了约60%,死于炮火的约占30%(其中包括迫击炮等小口径火炮),另外则是直升机被击落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
而在小规模交战中,步枪、手榴弹、迫击炮、火箭筒这种武器显然发挥的作用更大。
越军不擅长的是大规模正规战,一方面是其师团级以上的指挥能力一直不足,另一方面是在大规模正规战中,美军得以集中空中及地面火力对集中起来的越军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在越战中,尽管越军曾发起过一些大规模战役,但是单就军事层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双方的战损比远高于小规模战斗。
但是前面我们也说过,越南战争的主体是小规模的游击战为主,,尽管越军的正规战表现不佳,但依托游击战,其照样能给美军持续的打击。
而且这样的游击战给美军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朝鲜战争时,因为有固定战线,防守时美军可以将韩军置于战线的最前方,进攻时则又让韩军顶到第一线消耗,以减轻美军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