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深陷的法军
但是随着冷战拉开大幕,得到美国输血的法国在越南却迟迟无法取胜,而且美国在中国的政策遭遇重大失败,中国共产党胜利的脚步已经无法阻挡,亚洲形势对美国越来越不利。
1948年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1号文件指出,共产党中国的胜利已经引起了欧洲的不安,如果共产党再在东南亚取得胜利,西欧各国将被迫与苏联议和;
如果东南亚落入共产党之手,两极世界的战略力量对比将会发生变化,共产党的苏联集团力量将会极大加器;东南亚的丧失,还会给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造成重大损失,使日本到菲律宾的近海岛屿防御链受到威胁,澳大利亚、中东、美国和印度之间的海空航线会被切断,从而严重阻碍美国的战时行动。
1948年9月27日,美国国务院又发表了一个印度支那政策报告,认为美国应当积极帮助法国,消除共产主义对印度支那的影响,防止中国和苏联可能的“渗透”。
陈赓和胡志明
但是战争依然在想着美国所希望的反方向的发展,1950年初新中国发动抗法援越战争开始大规模援助越南,越南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1950年4月24日,美国抛出“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杜鲁门批准了《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担心一旦越南在中国援助下成功独立,那么泰国、缅甸、老挝等都有可能丢掉,形成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给“自由世界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1950年和1952年,美国又先后出台《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和《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美国有责任在东南亚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在印度支那的法国人,阻止共产党进一步扩张,以保护美国的安全利益。
1954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次公开使用“多米诺骨牌效应”来说明介入越南的重要性;1956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又重申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对美国的重要性。
因此,美国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对越南的政策也从早期采取援助法国这种“间接干涉”转向“直接干涉”。
苏联援助中国
美苏争霸是促使美国介入越南的直接原因二战后期,苏联在打败伪满和关东军之后将缴获的大部分装备都给了人民武装,极大壮大了当时的共产党武装力量,为打败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打下了坚实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总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当然都是花钱的,但这极大壮大了志愿军的武装力量,也是志愿军能够打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重要保障。
此后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大量的钢铁厂、金属冶炼厂、发电厂等一系列总共156项轻重工业工程,全方位援助中国,1955年苏军从旅顺撤退时又移交了折价9.8亿人民币的装备,极大改善了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
可以不夸张得说,苏联因素是美国的中国政策*的重要因素。
1943年的法属印度支那
在东南亚,由于英法等传统老牌殖民帝国在二战中的衰落,从越南爆发“八月革命”开始,东南亚地区便成为了当时世界的焦点,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独立运动此起彼伏。
而苏联在沙俄时代便想在东南亚扩张自己的势力,如今得到机会自然不甘落后。1955年,苏联给缅甸“七项赠礼”工程,并且与缅甸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和支付协定以及购买缅甸大米的议定书,并且从1955年到1969年,苏联总共向缅甸提供了3笔贷款,总计6475万美元。
1957年,苏联和印尼达成一项军事援助协定,从1961年到1964年短短四年间,苏联出售给印尼的军火总价值达到11亿美元,涵盖飞机、舰艇、火箭、导弹到坦克、卡车、单兵武器等各种装备,并且至少1千以上印尼军人到苏联接受培训,同时苏联还派遣了约2500名各行专家和军事顾问到印尼工作,而美国从1948-1972向印尼提高的武器装备仅1.067亿美元。
此外苏联还向印尼提高大量经济援助,从1956年-1960年,苏联先后与印尼签订了两次《经济技术合作总协定》,向印尼提供3.685亿美元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