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最常在宁静的早晨鸣叫。雌雄黄鹂通过唱歌或唱歌来连接感情和交流信息,而小黄鹂则通过唱歌向父母寻求食物。在繁殖季节,随着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刺激,雄性黄鹂的求偶和炫耀更加活跃。他们整天轻轻地唱歌,声音非常有弹性和磁性。有时,黄鹂会唱歌跳舞,唱歌,在波浪中飞翔。
春的使者诗人们喜爱黄鹂,也许更重要的是,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活力,春耕的喜悦和收获的渴望。
陆游所著的《鸟啼》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黄鹂的啼叫似乎在提醒农妇:春天来了,该养蚕了。“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以黄鹂奔放欢快的歌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北宋诗人黄庭坚视黄鹂为春天的守护神,其《清平乐》云:“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黑颈黄鹂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候鸟(仅海南省为留鸟)。秋季后迁往南方,冬季在东南亚等地越冬,第二年春天飞回中国东部繁殖。
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初夏阳光充足,食物充足,不仅能促进黄鹂性腺发育,刺激其繁殖活动,而且有助于母鸟捕食昆虫,有更多时间喂养幼鸟。每年,随着黄鹂的到来,雄性黄鹂求偶时清脆甜美的歌声,而小黄鹂觅食时的频繁歌唱,将打破冬季的沉寂与沉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莺歌”和“燕舞”、“蝶戏”一样,成了春的信号、春的标志。
黄鹂是一种树栖鸟。雄性和雌性用树皮和草茎在树枝上筑巢。巢是一个挂篮状的巢,编织得非常紧密。在巢前,雌雄黄鹂一只接一只地在树上飞来飞去,寻找筑巢的地方。选定巢后,雌雄黄鹂将在巢区不同的树上进行情歌对决。当然,像大多数鸟一样,雄性总是努力捕食。爱情到了深处,雌雄黄鹂会在空中玩耍飞翔,最终生活在一起。黄鹂是非常相爱的“夫妻”,不允许第三方介入,而且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如果其他的黄鹂不听警告,鲁莽地入侵巢穴,它们会立即起来攻击,直到把入侵者驱逐出境。
黄鹂通常每窝产4个蛋。鸡蛋呈粉红色,有光泽,有玫瑰花斑。这些蛋是由雌鸟孵化的。潜伏期约为15天。黄鹂是一种晚成鸟,刚孵出的小鸡肉色通红,除了头和腰上有点羽毛外,几乎赤裸。黄鹂的雏鸟由雌雄双亲鸟喂养。雏鸟大约需要7天才能睁开眼睛。产卵期一般为15天。离开巢后,母鸟需要照顾它大约15天,才能真正独立生活。小鸟们大声地叫着它们的父母进食。它们吃得很多,长得很快。孵化一个多月后,它们可以随着父母逐渐迁徙到南方。
黄鹂的美丽令人陶醉,所以有些人尽全力把黄鹂抓回来。然而,黄鹂是大自然的灵魂,热爱奔放的生活。新捕获的野黄鹂常常因为胆小而变得不安,拒绝进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因身体疲惫而死亡。即使经过精心的人工喂养和精心的护理使它存活下来,它也失去了大自然的光辉。因此,黄鹂喜欢自由地生活在大自然中。更何况,黄鹂,春天的使者,不仅“外表美”、“语言美”,而且“行为美”——它是消灭农林害虫的专家!
黄鹂是一种著名的食虫有益鸟类。它经常在林地、农田和花园里觅食。其食物多为蛾子和蝴蝶幼虫、蟋蟀、蝗虫等害虫。特别是在育雏期,黄鹂能消灭更多的害虫。据说,要喂一窝雏鸟,母鸟每天要捕一到两百只害虫。从15天的育雏期来看,一对黄鹂在育雏期为人类消灭了二三千种害虫!黄鹂,春天的使者,美丽的化身,应该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关心和呵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