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豆生虫子了怎么办,饭豆生虫子怎么办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04:27:25

主要为害豆荚、叶、茎。

荚:染病初病斑暗褐色,后变苍白色,凹陷,上轮生小黑点,幼荚常脱落,老荚染病萎垂不落,病荚大部分不结实,发病轻的虽能结荚,但粒小、易干缩,味苦。茎、叶柄染病产生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上生无数小黑粒点,致病部以上干枯。

病原:豆荚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me 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埋生在病部表皮下,露有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膜质,大小104~168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长卵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大小17~23×6~8(μm)。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结荚期多雨,容易发病。

4)茎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部,初发生于茎下部,后渐蔓延到茎上部。发病初期,茎部产生长椭圆形病斑,灰褐色,后逐渐扩大成黑色长条斑。落叶后收获前植株茎上症状为明显,形成一块块长椭圆形病斑。

发病条件:病原为大豆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借风雨进行传播蔓延。

发生规律:连作地,高温高湿发病重。

病原:称大豆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散生或聚生在表皮下,器壁褐色,膜质,孔口周围的细胞暗褐色,直径105~28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内含2个油球,大小2~4×2~3(μm)。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收获后及时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减少翌年初始菌源。

②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

5)黑点病

饭豆生虫子了怎么办,饭豆生虫子怎么办呢(5)

症状:主要为害茎、荚和叶柄。茎部染病,生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后期病部生纵行排列的小黑点。豆荚染病,初生近圆形褐色斑,后变灰白色干枯而死,其上也生小黑点,剥开病荚,里层生白色菌丝,豆粒表面密生灰白色菌丝,豆粒呈苍白色萎缩,失去发芽能力。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无性态Phomopsis sojae Lehma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豆拟茎点霉,有性态 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sojae (Lehman) Wehm.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菜豆间座壳大豆变种。

侵染循环:病菌以休眠丝体在大豆或其他寄主残体内越冬,翌年在越冬残体或当年脱落的叶柄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初夏在越冬的茎上产生子囊壳。病菌侵入寄主后,只在侵染点处直径2cm范围内生长,待寄主衰老时才逐渐扩展。α型分生孢子、子囊孢子都可侵染。多数染病的种子是在黄荚期受侵染引起的。

发病条件:病菌的发育适温为28℃左右,在pH2.2-8.6均可发育,最适pH4.1-6.1。结荚至成熟期气温高于20℃持续时间长利其传播,雨水传播,病菌豆荚侵染后造成种子带病,可降低种子萌发,重时引起种子腐烂。成熟期湿度大延迟收获也使病情加重。多雨年份发病重。大豆生产地如果后期多雨,有利病害发生。免耕和连茬种植方法增加带菌越冬残体,会提高病害发生的风险。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②收获后及时耕翻。

③适时播种,及时收割。

④种子处理。

8)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

病原: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0.6~0.9μm,有荚膜,无芽孢,极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白色,有光泽,稍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侵染循环:病菌在种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即发病,成为该病扩展中心,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②选用抗病品种 。

③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④播种前用包衣拌种。

⑤)发病初期喷洒抗生素类细菌*菌剂。

饭豆生虫子了怎么办,饭豆生虫子怎么办呢(6)

上是芋头的细菌性斑点病。有点状斑,并有穿孔。

9)灰星病

病原类别 : 真菌。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有性阶段 Pleosphaerulina sojaecola (Massal.) Miura 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 Phyllosticta sojaecola Massal 半知道菌亚门,球壳孢目。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器表生于叶正面,球形或近球形,器壁薄,褐色,有孔口,直径64-128μm。器孢子单孢,椭圆形或卵圆形,直或弯曲,无色透明,二端钝圆或一端稍尖,5-10×2-3μm。有性阶段的子囊壳与分生孢子器混生于病斑里,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7-112μm,暗褐色,具孔口;子囊椭圆形,无色,56-70×28-35μm,子囊里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排列不整齐,无色或淡绿色黄色,椭圆形或圆筒形,有2-4个横隔,0-2个纵隔,呈砖格状,隔膜处略细缩,24.5-31.5×7-14μm。

危害对象 : 本菌只侵染大豆。分布 : 在全国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东北发生普通而重。

侵染循环 :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来年环境适合,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病条件 : 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在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可引起早期落叶。危害部位 : 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叶柄、茎和荚。

危害症状:叶片上病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mm,初为淡褐色,有极细的暗褐色边缘,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故称灰星病。病斑上有明显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豆荚上病斑圆形,有淡红色边缘。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形,淡灰色或黄褐色,有淡紫色或褐色边缘。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②精选无病种子和种消毒。

③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消灭菌源。实行三年轮作。

13)菌核病

饭豆生虫子了怎么办,饭豆生虫子怎么办呢(7)

饭豆生虫子了怎么办,饭豆生虫子怎么办呢(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