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出的揪片口感好、易消化。但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对那些筋道,有一定嚼劲的面食更感兴趣。于是揪片的升级版小揪片或加掐疙瘩应运而生。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揉成手掌大小圆柱状,左手托住面团,右手的食指与拇指相配合,捏在面团的一端边缘,将面团略微压扁,用两指指尖发力将指甲盖大小的厚面片从面团上掐下。因面片较小称为小揪片;又因厚度较厚,型似疙瘩,所以也叫做掐疙瘩。一个从大小,一个从厚薄,说法都对,不过个人觉得掐疙瘩更为贴切,它将制作手法也涵盖进去了。
小揪片(掐疙瘩)吃法多样,可以浇西红柿鸡蛋、炸酱、打卤、烩菜等调和拌着吃,也可以蛋炒、肉炒、素炒,我个人尤其喜欢炒着来吃。最近十几二十年,太原一直流行肥肠炒面,炒的就是这小揪片。最早是由一些安徽人开始开店售卖,专作晚上的生意,重点就是那些加班晚了的,下了夜班的,唱歌唱累了的等等。其实是地道山西面食,只因是安徽人开的店,所以满街都是安徽肥肠面的招牌。不过味道实在是地道,油润的肥肠,筋道的揪片,炒在一起色泽油亮,味道鲜香。夜色里,二两高粱白,一份拍黄瓜,一碗肥肠面,再就上几瓣蒜,瞬间赶走一天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