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能缺少的必需品。然而,大自然常常会出现各种料想不到的干旱或缺水的考验。我们的先人是智慧的,他们发明了井,用井来满足人们对水的日常需求。井的发明,实在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件!
从中国古井博物馆出来,馆前的空地上还有几眼古井。这些古井采取保护性措施,同时还配上了人们在井边生活的雕塑作品,使古井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在一眼古井边上,雕塑着一对母女在井边洗衣服的场景,母亲坐着搓衣,女儿井中提水。那场景散发着浓浓的亲情和绵绵的温馨,我见井边干净而空旷,干脆坐了下来,欣赏母女俩勤劳的神采。
这时,实际上我就在古井边。我看着母女俩的忙碌,却想到了西瓜。太阳高挂,气温有点热,我的口有点渴,我想到母女俩应该也有点渴了,这时如果有一只西瓜,提一桶井水浸泡一会,然后切开,那西瓜咬在嘴里,冰激透凉,咽下去,浑身畅快淋漓,那一种痛快,那一种过瘾,真如醉生梦死一般!我想,我不能只顾自己吃着,要拿两块西瓜送给她们母女一尝,她们太辛苦了!
望着眼前的古井,我的思绪在飞扬。这井,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它们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之一,而且还浇灌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井文化。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有了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与井有关,叫“井田制”;再早时,曾出现以井设市,哪里有井,人们就集聚到哪里,所以有了市井一说。后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与频繁,井,成了家乡的代名词,如背井离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