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日军的压力,将抗战前途寄托于国际援助之上的国民政府发生了动摇,妥协空气弥漫于国民党及其政府内部。为打破日军“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妥协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定实施一次大规模攻势作战。
1940年8月20日22时,随着一颗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各路突击队猛虎下山般扑向“囚笼”的中心——正太铁路东段沿线的各个站点。一时间,日军被打懵了。第二天中午,八路军将士们骄傲地将旗帜插在了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上,宣告着正太铁路破袭战首战告捷。
此次八路军大规模攻势,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八路军数十万将士在总长5000余里的破击线上,拔据点、夺关隘、毁交通、炸桥梁,使日本华北占领区的交通、通讯陷入瘫痪。
在这份《战役预备命令》上,可以看到,八路军最初部署的参战兵力是22个团。但当八路军总部作战科整理战况时,发现共有105个团20余万人参加了这次战役。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得知战役胜利的*发来贺电:“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组织一两次?”
为争取更大的战果,华北八路军各部继续奋勇进击。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报道中记录了这样的情景:“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百团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备受打击的日军,开始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
照片上这位身着皮衣的正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他所在的位置距离关家垴战场不足500米。当时,日军冈崎大队500余人已经逼近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冲上最前线,指挥八路军血战两个昼夜,日军伤亡大半,仓皇而逃,八路军也付出重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