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西方的地图大部分只有片面的局部,于是留下了大量疑问,使得看到地图的人就想去探索,了解留下疑问的地方究竟是什么?
--由于它悬挂的是一个无知标号,无知的引诱,因此大航海发生,引领一批又一批的人去探索、去追问.
无知是追问的前提,追问是思想的开发,思想才缔造知识.
因此确定自己的知识观念,是确认状态还是质疑状态事关重大,因为它是一切思绪得以展开的起点.
因此只有你先承认你无知,你才会去追问、去探索,倘若任何事情你都觉得自己全部知道,你一定只会待在原来的思维通道之中,绝无任何创新.
第二个思绪内核叫本体真存.
--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现象,是某个东西表现出来的假象叫现象,去现象背后追问的那个东西才叫实在,这就是西方存在论,本体论的含义.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是流变的,山会崩塌、大地会裂开,河流会干涸,于是认为这个东西一定不是真存,他认为真正的存在一定是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永恒的那个东西才是存在,因此他要追问这个眼睛看见世界背后主导着流变世界,而它本身又不变的内核,他认为那个东西才叫存在.
当人类能够把现实虚拟成非现实,当他不承认现实就是真实,对现实做了一个纯思境的虚构,人类于是脱离动物的思境展开文明,这种具有思想再造现实的能力,我们在哲学和科学上把他叫假设.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史学,史学有一个说法被我们反复强调,那就是“历史不允许假设”
而人类文明的开端就是从假设开始的,中国的黄帝所在的氏族部落叫有熊氏部落,认为熊是他们的守护神,于是黄帝是中国的文化始祖.
但是古代中国自古不承认这个假设,于是就不再追问,于是思境就停滞不前.
这也是哲学只发生在不断假设和求证的古希腊的原因.
因为西方文化的基本展开方式叫假设与证明,什么叫假设?
我不承认我看见的是实在,它只是假象或者叫现象,既然我看到的都是假象,那么实在和真存是什么?我就只能假设,这叫虚构.
有了假设才会追问,有了假设才需要证明.
假设后面追加的那个证明,绝对不是常规下的思境和见识的总和,需要做一个假设,然后在逻辑上一步一步地证明,证明是纯逻辑环节,一环套一环,不能有任何缺环的过程,这个叫证明.
常规思境的眼见为实的证明是无效的,因为眼见的东西都是假象,因此拿眼见的东西,不足以证明,就好比你看光,你只能看到一定区域波长的光,而低于或者超过这个区域波长的光,你肉眼是看不到的;
再比如你的温度觉,你只能感受零上或者零下40度以内的稳定,超过这个限度的温度你已经失去了判断,你只剩下麻木.
所以你任何直观的对外界的证明都是无效的,他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精密逻辑才能证明.
而一切实在和一切学问居然都是假设和证明的结果,这叫本体真存,这就是古希腊的本体论.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内核:“精密逻辑”
--不承认感官提供的证明,而运用假设和假设后面的人类创造的逻辑体系来进行证明,这就需要逻辑能够有一个独特的运行方式,人类学问中,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哲学需要调动精密逻辑.
什么是精密逻辑?
我举个例子,比如人脸识别,对于人类来说,我们识别一个人的脸是非常容易的吧(除了个别情况),但是为什么你看今天的人类创造人脸识别系统,是多么复杂的一个系统,每秒得运行上百亿、上千亿次计算才可能正确识别一个人的脸部,但就是如此复杂的系统今天仍旧有很大的弊病.
由此可见我们人类的眼睛后面是有着多么复杂的精密逻辑系统,但是我们一般人是没有意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