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梅花
雨天景山有雾气,雪后故宫就成了紫禁城
下雨天,是朱楷最喜欢拍故宫的时刻。在雨水的湿润下,故宫的红墙金瓦会变得更加鲜明,“色彩饱和度极高”。他最喜欢在蒙蒙细雨中,以北面的景山为背景来拍故宫的建筑,因为这种时候景山上会腾起濛濛雾气,让故宫的建筑群仿佛也处于云山雾绕之中,宛若仙境。在某些幸运时刻,雨后还能看到彩虹,他曾在镜头里让彩虹跨越太和门广场,与下面的金水桥相互呼应,营造出些许奇幻感。
大雪中的启祥门
而另一个他喜欢的时刻是雪后。朱楷觉得,最能让故宫展示出过往气场的“道具”,就是雪。“雪后的故宫,就成了紫禁城。”当故宫的金顶覆盖上皑皑白雪,变成了红装素裹的景象,这里的雍容典雅便再也藏不住。
除了春和冬,故宫的夏和秋同样能找出完美的镜头。夏天植被茂盛,也是各种小动物在故宫最活跃的时候。朱楷曾经拍摄了一组动物们秀恩爱的照片,从飞檐上的喜鹊,到院子角落里的宫猫,都是成双成对,“简直羡煞单身狗”。而秋日里,银杏树的叶子都变成了金黄色,或挂于枝头,或洒落在地,都是绝美的画面,拍银杏,可以去延禧宫,那里不但有巨大的银杏,还有果实累累的柿子树,相映成趣。十八槐也是好去处,除了那十八棵标志性的槐树,后来种植的大片银杏树,如今已经成了气候。
日落和月亮,同样是故宫拍摄的两大题材。日落可以选择在冬天傍晚,四点半左右,提前占好拍摄位置,提前规划好构图,待金光洒满院墙,就是你按下快门的时刻。拍月亮对于拍摄器材有点要求,需要有长焦镜头和不错的夜拍能力,朱楷通常用太和殿的屋顶作为前景,拍下月照宫阙的美景。
手机足够用来表现故宫的宏大吗
作为专业摄影师,在正式的工作场合,特别是要对一些文物进行棚拍记录的场合,朱楷自然还是要使用专业设备,但近年来,他越来越喜欢用随身的手机来拍摄。“最好的相机就是你可以随身携带的那只。”这句话如今得到来越来越多摄影师的认可,再专业的摄影师也不一定会永远随身携带一台专业相机,但他的手机基本上不会离身。
使用黑白模式会让画面变得更纯净
朱楷如今用的手机就是一台iPhone12promax,他认为在加入了AppleProRAW格式之后,大大提升了最终照片的画质,再加上有长焦和超广角镜头的加入,已经可以算是一部准专业的拍摄设备了。用手机拍摄,有一些技巧也是值得分享的。比如,使用长焦来拍摄物体时,尽量使用竖幅构图来拍,会有更好的效果。0.5X的超广角会造成特殊的畸变效果,在许多时候都会带来惊喜。此外,现在许多高端手机都拥有很强的夜景能力,还有HDR等功能,在拍摄光线不足或光照对比强烈的画面时往往有着更好的效果。在参观故宫里的文物展品时往往不允许使用闪光灯,这时候这个功能就起到作用了。
拍摄雕塑时,让视线平齐
此外,在拍摄静态展品时,朱楷建议可以蹲下来拍,让镜头与展品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这样比你随手俯拍要好得多。在拍摄佛像等展品时,不妨打开人像模式,这个模式不仅拍真人会很好看,拍佛像同样有更好的效果。而如果能把参观者适当地融入到展品中去,比如让静态的雕像与人产生互动,呈现出来的作品就会多几分值得玩味的意义。
关于TodayatApple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