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各个人物原型,大染坊里面的人物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1:00:53

■ 名流影像

□ 于建勇

从两架风箱、两口铁锅的小作坊,到集纺织、印染、销售于一体,全部机械化生产的大企业。东元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大染坊。

提起《大染坊》,许多人总关心主人公“陈六子”(陈寿亭)的原型到底是谁。青岛人猜测可能是旧时青岛印染业的传奇人物陈介夫;济南不少人认为是东元盛染厂的创立者张启垣;《大染坊》作者陈杰的弟弟认为是其祖父陈立庭;淄博周村区有关部门认为其原型是周村人。

这有点儿像近年来的名人故里争夺战。从曹操、诸葛亮到李白、赵云,甚至连孙悟空、西门庆也未能幸免。其实,作为虚构的文学人物,取材的原型可能不止一个,都有一点,但都不全是。

还是让我们走近真实的东元盛大染坊。

白手起家,

从手工操作到机器大生产

在《大染坊》中,有一个情节倒是与一个人很相似。“陈六子”因为讨不到饭,饿晕在染坊老板的家门口,被这家人相救,后来做了这家的上门女婿。在现实中,这个人叫张启垣。

张启垣,淄博桓台县城关镇乔家庄人,13岁时独自来到周村。举目无亲的他,在一个大雪之夜,昏倒在一石姓人家门口。被救醒后,他就成了石家的小伙计。石姓人家是当地大户,涉足印染等多个行业,后来他作为石家的代表,出任一家染坊的经理人,而这也成了他涉足印染业的起点。

后来,这家染坊因*不和歇业。张启垣便集资将“东源盛”盘下来,更名为“东元盛”。这一年,是1898年,张启垣21岁。

在张启垣的锐意经营下,东元盛逐渐成为周村三大染坊之一。没想到一场战火,打乱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足迹。

1916年,山东反袁护国革命军吴大洲、薄子明率兵攻占了周村。受战乱影响,当时百业停顿,张启垣被迫迁往济南。

之所以选择济南,是因为济南已开埠十余年,特别是胶济和津浦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日趋繁盛。

当时从周村迁来的商号成群结队。没想到一场战乱,竟给济南“送”来了一批客商,给济南的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迁往济南的三年前,1913年11月,张启垣的小儿子张东木出生。张东木后来成为执掌东元盛的重要人物。

初来济南,张启垣一穷二白。当时他从周村带来的,只有两架风箱、两口铁锅和十几根晾晒丝绸的竿子。此后,他贷款200吊,在棘针市街(后改名制锦市街)开了东元盛染坊。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从欧洲进口的货物减少,尤其是颜料,因为是德国货,价格猛涨。张启垣注意到济南老百姓常穿一种叫“莱芜染”的深蓝布,但济南染坊没有“莱芜染”,这种布用土靛染,不受进口染料价格影响。张启垣决定增染“莱芜染”。

因“莱芜染”技术不好掌握,张启垣专门从莱芜重金聘请了三位师傅,终于染制成功,一炮打响。1917年年底,获利一万吊左右。

当时,在纺织产业中,染布利润微薄,织布利润丰厚。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同时摆脱织布供应的制约,张启垣于1918年开始涉足织布业,走出了向上游产业链条延伸的第一步。

他们买来棉纱委托农民加工,然后自染销售。短短十年,就在众多染坊中脱颖而出。延长产业链,让东元盛尝到了甜头。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机器染厂陆续登陆青岛等地,手工染坊受到很大冲击。当时手工染的布匹,有一道难以消除的折痕。这是区别于机器染的重要标志。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东元盛有了买机器的念头。1929年,东元盛从天津买来了轧光机等设备;1930年,又从上海买来染槽、卧式烘干机等设备,走出了使用机器的第一步,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潍坊、济南三地,机器染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济南,利民染厂、德和永染厂等机器染厂相继筹建。这些新厂的建立,势必带来一场竞争。

东元盛意识到,如不及时添置较齐全的设备,必然在竞争中落后,于是派人从日本买了一台织布机,然后安排工人拆解,再由自家的铁工厂铸造机器部件,一下子就仿造了60多台。

用现在的话,这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发展机械化的道路上,东元盛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随之而来的一个更大动作是,东元盛扩大生产规模。1933年,东元盛在济南北园边家庄一次购地30亩,将拘囿于制锦市街的生产车间全部搬至新厂。同年,再次从日本采购大量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使东元盛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原来全由人工操作的染布流程,改为全由机器代替,染布速度由一天几十匹提高到一天上千匹。

从手工操作到机器大生产,东元盛的创始人张启垣,完成了从手工业者到资本家的彻底蜕变和华丽转身。等他退出舞台后,留给张东木一代的,已经是一个现代工业企业了。

由盛转衰,

大染坊飘然而去

张启垣着眼于染厂的长远发展,有意把小儿子张东木培养成一名印染专业人才。以张东木为代表的第二代,也很称职地扛起了先辈的大旗。

1930年,张东木到北平教会学校汇文中学读书。等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他已是北平辅仁大学的学生了,学的是化学专业。

七七事变之后,张东木离开北平,回到济南,本想去大后方的他,被父亲留下照应染厂,从此开始了他的印染生涯。他的人生也因时局的变幻而跌宕起伏。

1937年底,济南沦陷。日军军管了成通、成大和仁丰纱厂,以及各大面粉厂。作为机器染厂的较大企业,东元盛更为日军所觊觎。此后几年间,日本人和为日本人说项的汉奸,多次提议“中日合作”,均被东元盛以商量、拖延等办法挡了回去。

在东元盛高层,总经理明确告诉大家:“让我们干,我们就干。不让我们干,我们就停产!如果日军强迫合作,我们就不干了,大家要准备出去自谋职业。”

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宁折不弯,浩然正气,的确令人佩服。

因为拒绝“中日合作”,张东木的大哥、东元盛经理张伯萱被日军以“通匪”为由逮捕;二哥、副经理张让青被以拉拢行贿为由逮捕。日军又以东元盛私存军用物资汽油(实为染厂烧毛用)为由,声言逮捕厂长张东木,张东木躲到同学吴鸣岗家才得以幸免。后经伪济南商会会长苗兰亭出面解释,日军才取消了逮捕令。

东元盛也因此成为日军找茬的对象。1942年,日军实行“经济统制”,规定凡未与日人合作的企业,必须出售库存物资,且只能按“官价”,否则便犯了“囤积居奇”和“惜售”之罪。东元盛忍痛将所存棉布、棉纱约4万匹全部折价卖出,损失极为惨重。

这年11月28日,张启垣老人被日军活活气死,享年65岁。

由于没与日军合作,济南沦陷八年间,东元盛始终坚持独立经营,这在日军铁蹄下确非易事。

作为一名爱国企业家,新中国成立后,张东木又做出一件壮举。1950年,为支援抗美援朝,他捐献了一架飞机(旧人民币15亿元),成为山东省以个人名义捐献飞机的第一人。

在张东木的带动下,成通纱厂经理苗海南也捐献了一架。消息传到青岛,清末山东巡抚周馥嫡孙、华新纱厂掌门人周志俊也捐了一架。全省以个人名义捐献飞机的,就他们三人,济南占两个。

当时济南市工商业者要完成13架飞机的捐献任务,尚有一架“经理号”战斗机缺款5亿元(旧人民币)。张东木当即表示:“这5亿元由我来承担。”

1966年,东元盛机器染厂改为国营济南第二印染厂(简称“二印”),此时已经拥有上百台印染设备、数十台辅助设备、各种机床26台,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无底蒸化机、电子照相雕刻等先进设备。

遗憾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济南印染业由盛转衰。“二印”原厂址建起了家具城。

在这片曾经的热土上,再也看不到东元盛的影子。前些年北园修建顺河高架桥的时候,民工们在地下两米处,挖出了暗青色的泥土,证明这里曾经是东元盛机器染厂所在地。

想当年,张启垣时代,东元盛加工染织的“白猿牌”“群英会牌”和“登台拜将牌”各种色布,除了行销山东全省外,还销往徐州、明光、亳州、开封和郑州等地。张东木时代,东元盛生产的“名驹青”“双鱼蓝”是名扬全国的优质产品。

2001年12月30日,88岁的张东木老人驾鹤西去。东元盛,只停留在泛黄的书页中。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有多少人去翻阅这段尘封的历史?又有多少人去关心大染坊的遗存?

如今,东元盛染坊在制锦市街的唯一遗存,就是当年的展销厅,现为制锦市派出所所在地。在制锦市小区锦缠街47号,还有一座带有北方典型特点的四合院,这里曾是张家故宅。只是,房产早已易主,这处故宅,已经与张家无关。

一切,似乎都随大染坊飘然而去。

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寂寞的“屋”在风雨之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