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一辆复兴号列车正在出厂(2021年7月1日摄)。新华社发
路走对了,就不怕水远山高。新时代绘就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嫦娥”落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一个个重大工程体现我国雄厚实力……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这是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正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事了30多年的菌草研究,我的菌草梦说到底就是脱贫梦、生态梦。”二十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更加亮丽厚重的底色。”
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右二)与农户交流菌草种植技术(2021年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我们党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新时代万象更新、日新月异,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掌舵领航,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兑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二十大代表、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感触很深:“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令世界惊叹。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入场(2022年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13方面制度安排,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
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把莫高窟保护好,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赵声良说,“我们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民族复兴征程积蓄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