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瑜亮”通常用来形容两个极具才华的人能力不相伯仲、难分上下,是对描述的对象二人都极力赞美的话语。那么这个成语的原型诸葛亮、周瑜二人的才华究竟如何?二人在生命中又有何交集呢?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年少时随孙策平定江东,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作为主将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但天妒英才,于36岁之时病逝。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青年起追随刘备,“隆中对”定三分天下之策,成就蜀汉基业;后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蜀汉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在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有着多次的对手戏,包括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在塑造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形象的同时,也将周瑜刻画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二人的性格、能力不但和小说中大有出入,就连他们的戏份,也是作者强行加上的;历史上,二人是否有过单独的会面可能都是有疑问的一件事,就更不要提互相设计、勾心斗角这样的桥段了。
首先,二人地位不同。建安十三年,刘备以荆州客将的身份率众前往江东孙权处请求联合抗曹,诸葛亮都仅作为刘备的参谋、幕僚,并没有实权和地位。反观周瑜,21岁时便随同孙权的兄长、“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后又拥立孙权,在军中颇具威望,仅次于孙权,周瑜的名望达到了最高点。因此,诸葛亮即使和周瑜有交集,也是跟随着刘备同周瑜进行会面及交流,不大可能有单独的沟通机会,更不要说斗智斗勇了。
从终身成就上来看,二人也差别较大。周瑜一直是作为将帅活跃于战争前线,一生最大的成绩就是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一战打出三足鼎立的基础,破灭的东汉复兴了最后一丝希望,间接将统一大业推迟了70余年;而诸葛亮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辅佐半生潦倒的刘备,从一个尺寸地盘都没有的草根诸侯,办到了曹操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称帝,随后更是辅佐后主刘禅,举羸弱之蜀国抗衡曹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个人能力上来看,周瑜统兵能力天下无双,水战有赤壁的功绩,陆战有击败曹仁攻下南郡的经历;其次,周瑜志向颇大,孙策死后,周瑜就是江东集团中唯一一个志在天下的人了;而且周瑜出了名的长得帅、性格好,广结善缘,与同僚相处融洽;另一方面,周瑜还拥有自己的智囊团,其中不乏庞统、甘宁这样的高阶人才为其出谋划策。所以,对于孙权来说,周瑜更像一个合伙人,他的权力、影响力都很大,用好了所向披靡,但是用不好就可能遭到反噬,成为江东版的曹操。
而诸葛亮虽然综合能力顶级,但是他的定位就是人臣,就是要全心全意辅佐刘备成就帝业进而统一中国;而且,诸葛亮对自己的定位更加清晰,他的定位是萧何 张良,是搞战略规划和内政后勤的,和荀彧在曹操阵营的定位差不多;韩信的工作,关羽顶着就行了,能力基本满足需求,也不用担心会反水;陈平的工作,前有庞统后有法正,也不慌,所以前期是如鱼得水,这套理论上完美的配置在刘备攻打下汉中的时候达到了巅峰。然而,随着荆州失守,关羽被*,刘备兵败猇亭,诸葛亮一手搭建起的鼎立平衡也被打破,诸葛亮就不得不出手收拾烂摊子。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不得不政治、军事、人事一手抓,这虽然让他发挥了全部的潜能,但是也破灭了他实现人生理想的可能。
综上,我们可以说,诸葛亮的综合能力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他在生命中本来可以有机会帮助刘备实现最华丽的翻盘,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完成,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最伟光正的形象之一。周瑜年少成名,赤壁的功绩放眼整个中华历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然而,他却在最好的年纪与世长辞,将生命定格在了36岁,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不过以周瑜的能力和志向,即使不早逝,也必不为孙权所容,不免落得个陆逊的下场,倒不如飘然仙去,把最好的人生留给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