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庄村现有白玉鸟养殖户50多户,有纯白玉鸟、山东黄、扬州黄、辣椒红等10多个品种、存养量30000多只,年繁殖出售总量十多万只。成鸟销往海外1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内10多个省市。吴姓明初从安徽迁徙而来,那时村子里就有白玉鸟。如此算起,当地白玉鸟饲养史已有600余年。据《夏津县志》记载:“雪雀,黄白两种,亦有花者,通称白玉鸟”,白玉鸟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上世纪90年代,是夏津县养殖白玉鸟的黄金期。在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那个年代,一对白玉鸟的价格能卖到70块钱,天天有鸟贩子上门收鸟。进入1997年之后,金融危机、非典、禽流感等“接踵而至”,对于养殖业无疑是致命打击。既无法出口,又无法运输。
“白玉鸟养殖存在小、散、链条短,白玉鸟要结合乡村振兴这篇文章,整合资源,形成拳头,走出去。”双庙镇党委*于洪国说。
为了做活文章,今年3月双庙镇成立乡村振兴白玉鸟工作专班,随后启动夏津白玉鸟养殖协会的申报工作,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历经反复修改完善申报材料,组织养殖协会章程等事项,发动养殖户积极加入协会,在今年7月,成立了夏津白玉鸟养殖协会,这也是全国首家白玉鸟类协会。同时,当地建成了白玉鸟主题公园,成为一道风景线。“明年在白玉鸟销售旺季,尝试举办白玉鸟选秀大赛,由夏津白玉鸟养殖协会组织,让客商和养殖户集中面对面,实现线下与线上良性互动,积极对接重庆中华鸟谷项目,争取让白玉鸟安家。”双庙镇副镇长王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