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作为近代被革命的主要对象,传统礼教和等级观念无疑是首当其冲的,是解放人民过程中最顽固的阻碍。其中,诸如娘道等旧观念却被广大乡村保留着,非但没有逐渐消失,反而仍在社会生活中牢牢占据着。如何摆脱这样的怪圈呢?近代革命同志中,曾有三位少将兄弟,还有一位上将兄弟,他们有着同一位母亲:马龄松。马母这辈子共先后养育四子,为了支持革命和报效国家,均被马母送往战场,成为我军英勇的战士。这四位将军兄弟,到底有着什么故事呢?
01
英雄母亲马龄松也曾在早年间参加革命,那时候的她不过十几岁,尚未成年。别看马龄松年纪小,但思想成熟、作风果敢的她很快便被组织安排到了游击队指导员的职位。由于她待人亲切,处事周到,所以队里的小同志们都愿意亲切地称呼她为马老师。也正是在革命洪流中,马老师遇到了帅气果敢的张震同志,这两位青年战友很快便互相吸引,坠入爱河,不久便成婚了。
02
虽然在那个革命年代无法实现圆满而浪漫的婚姻生活,但马老师夫妻两人还是非常和睦的过起了小日子。前前后后,马老师为张震诞下四子,并将他们培养成才。当然,毕竟父母都是解放军战士,所以在耳濡目染下四人都参加了部队,为革命贡献力量。不过,因丈夫张震总是忙于工作,并不很着家。所以,照看孩子和保障家庭的重任就落在了马龄松一人头上。那时候,正是孩子们淘气的时候。不过,既有耐心也有分寸的马老师将孩子们照看的很好,一个个都是十分健壮的娃娃。
03
几个小子当中,长子张小阳作为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吃苦最多的一个。在这个准军事化家庭中,他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做小兄弟们的表率。为了好好培养他,马老师可谓言传身教,不仅教授了艰苦顽强的生活作风,更是教导他做人的道理。也正是得益于年幼时候母亲的熏陶,张小阳从军后由于干练的作风,很快得到提拔,最后担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少将院长,足可谓优秀。
作为次子的张连阳,同样不输给优秀的哥哥张小阳,参军入伍后屡立功勋,最后担任总参下属局长,后来也荣获少将军衔。说到三子张海阳,可是马龄松大姐最得意的儿子了,也是兄弟几个里最有出息的一个。海阳是在解放时期的上海战役中诞生的,那时候父亲张震就在前线作战。为了纪念,便取了“海”做名字。现在,小儿子也和父亲一样,成为光荣的解放军少将。建国后,最小的儿子张宁阳出生了。虽然宁阳后来也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少将,但不幸的是因病早逝。
结语:马龄松大姐一路走来。不仅是孕育了多位优秀的儿子,更是始终以不屈不挠的革命形象出现,是出色的中华民族母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