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唱活动的有效组织,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30 20:26:35

幼儿歌唱活动的有效组织,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1)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孩子喜欢音乐,孩子喜欢表演。在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音乐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幼儿敏感期》一书中曾提到:儿童对于音乐有着天然的知觉,最早的儿童都喜欢节奏,到了三四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五六岁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的用动作表达旋律中较为复杂的音乐。因此,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音乐的敏感期,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其在音乐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会使幼儿受益一生。那么,我们应如何真正的把握好音乐教学活动呢?

一、导入激趣,创设意境

教师有意识的设置音乐情境,引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去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活动开始,幼儿进入教室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玩耍的时候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午睡的时候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活动中,教师以打招呼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如“你好、挥挥手、拥抱一下、握握手”来激发幼儿的情趣,即增进了师幼之间的关系,又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歌曲,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音乐活动的学习中。

二、采用图谱,形象生动

唱歌是一门艺术,倘若一味的要求幼儿死记硬背歌词不仅会使活动变得枯燥,还失去了艺术的开放性。有些教师一上音乐课,就用老一套的方法:先示范演唱,接着教唱,然后孩子们唱(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这种方法开始时学习效果明显,但时间久了,孩子就厌烦了,没兴趣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因此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改变陈旧枯燥的形式。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建议教师用各种漂亮的图片,以图谱的形式,使幼儿更快更容易的记住歌词。在教学活动《蓝天白云》中,利用图片“白云、太阳、笑脸”的图片,代替歌词内容来制作图谱,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唱一唱,既不觉得乏味,同时也加强了节奏感。

三、进行创编,情感提升

1.动一动,编配歌曲动作。

对于一个音乐教学活动,要使幼儿熟悉旋律,学唱歌曲。为了提升幼儿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歌词内容,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幼儿在“学中唱,唱中跳”,从而提升轻松愉快的氛围。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胃口”,那些不优美、不形象的动作,孩子们是觉得很“反胃”的,教师自己的教学定位及音乐素养也影响着整个活动。我们教师不是单纯的为“教”而“教”,而应该是以孩子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孩子们活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切合音乐的动作、语言、神态则能更好的将孩子引入到音乐的情感当中,让孩子更深刻的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氛围。

2.想一想,创编歌曲内容。

我们都喜欢创新、新颖的东西,对于幼儿更是如此,在歌唱活动中,循环学习一首歌,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歌曲《表情歌》中,除了让幼儿知道高兴的时候,不仅可以用拍手代替,还可以用各动作代替,如:拍肩、叉腰、点头、跺脚、跳跃等肢体动作来表演。使幼儿一次次学习,一遍遍巩固,为歌曲增添了趣味色彩。如果孩子们情绪很高,那可以大声唱、多形式演唱,如果孩子们已经困乏,就要随机做一些安静的欣赏活动,不能用强迫孩子来完成自己的上课活动。

总之,对于各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我们在音乐活动中,由易到难的顺序,利用多种形式,使幼儿真正的“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孩子更快乐的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