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山庄
自2018年9月以来,睢宁县共实施农房改善项目67个,其中不少分布在古黄河两侧。如今这些新型农村社区各具魅力——
- 在文化长廊中漫步休憩,在村史馆里寻找乡愁,在文化中心安静阅读……生态化、田园化的双沟镇官路社区真正实现了“宜居乡村”的目标,并荣获“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 一幢幢具有浓郁乡村风情的精致村居掩映在黄金榆、山楂树、石榴、红枫之中,宜居、安居、康居、乐居的王集镇鲤鱼山庄风景正美;
- 重点打造农耕文化,融餐饮、民宿、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等于一体,魏集镇湖畔槐园的休闲、观光、住宿旅游项目方兴未艾;
- 以大官庄为代表,古邳镇9个农房改善项目改善农村住房条件4404户,在实现全镇近1/4户搬入新居的同时,也为建成优质林果产业带创造了条件……
△古邳镇美丽宜居村
立足于“沟沟清、厕厕洁、户户通、村村亮、庄庄绿、家家净、人人乐”目标的逐步实现,以点串线带面的乡村靓丽风貌正在古黄河沿线不断呈现——
- 古邳镇建成美丽宜居村25个,铺设户户通道路41公里,改造户厕8100余座;
- 双沟镇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新建公园绿地40万平方米;
- 魏集镇获评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省级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康美基地”……
而姚集镇则立足古黄河沿线丰富的山水资源,瞄准发展文旅产业定位,大力推进古黄河沿岸农文旅三产融合,打造“体育 旅游 生态农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依托钓鱼古镇的打造,结合垂钓基地和垂钓赛事,姚集镇已形成融‘吃、住、玩’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姚集镇文旅办主任宋庆林说。
村民增收奔富路 这是一条富民长廊
一个与古黄河连成一片,以果树产业为主体,产业链条逐渐完备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促进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形成了一道道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风景”。
“一棵梨树挂果至少60斤,而地头平均收购价是4.1元/斤。”种了2400棵梨树的姚集镇果农孙梯来粗略计算,今年卖梨的收入有50多万元。像孙梯来的这样的果农,在姚集镇“万亩果园”中有28户。
“因果而富”的不仅是果农,还有活跃在姚集镇、王集镇果园里的一批经纪人。徐政就是其中的一员。
经徐政的手,王集镇的优质梨卖到了广东、河北、上海、江西等地。“上市旺季一天能收梨5万斤,持续大约40天。”徐政说。
王集镇和姚集镇共有梨经纪人16人,其中年购销能力1000吨以上的有6人。
“甜蜜的事业”稳步发展,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也让古黄河沿线众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双沟镇陈王村一个鲜食玉米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给玉米剥皮
10月10日上午,双沟镇陈王村的鲜食玉米加工车间里,数十名工人正紧张忙碌着。在这里,双沟镇特有的鲜食玉米经过10道工序就可以“大快朵颐”。而在第一道“剥皮”工序中,陈王4组的陈华英动作娴熟,她一天能给六七百斤玉米剥皮,一天收入约80元。
“车间用工50-60人,有效帮助了附近低收入群体和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双沟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陈刚说。
在姚集镇果农孙梯来的果园里,他一年支付的工人工资有10万元,“果园是用工大户,除草、除虫、授粉、剪枝哪一项都离不开人工。”
魏集镇张铺村每天都有40多位村民到浙江温岭市吉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承包的果园务工,“我们合作社在睢宁一年的工资支出是60-70万元,明年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后还会增加用工。”合作社负责人辛宏权说。
△碧根果培育大棚中,管理人员正在观察苗木长势
在古邳镇万亩碧根果园里,高大果树之间种植了大片大豆。“除了无人机植保,果树护理以及林下作物种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工,平时每天至少四五十人在园里工作。”国林润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马广军说,“等碧根果进入丰产期,我们将开办榨油厂,到时候用工肯定增加。”
“瓜果产业链环节众多,不仅包括栽培种植、生产果品,还包括仓储、运输、销售、加工、农旅融合等重要环节,补齐完善产业链条,能充分发挥产业的整体效益优势,让更多的群众因此受益。”睢宁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毛海艳说,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力开拓线上平台售卖、直播带货等多种销售渠道,对于提高睢宁果品的市场话语权十分重要,“以产业为基础,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特色文旅产品,与黄河故道观光线路开发相结合,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瓜果产业也将全线受益。”
文字:李宁 李臻 魏青
编辑:魏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