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大家好,前面几期为大家介绍了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安宫牛黄丸和苏合香丸,以及中风病缓解期气虚血瘀证的补阳还五汤。
中风
往期文章回顾:
中风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远远不是几个方子就能“包打天下”的。今天许大夫继续为大家介绍针对中风病阴阳两虚证的代表方——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的组成比较复杂,估计大家看中医大夫开这个方子的时候,总是口中念念有词。这是在念叨什么呢?
哈,大家不要误会,这是在背诵地黄饮子的方歌呢。
所谓方歌,就是把方子的主要组成、主治功用编成歌诀的形式以利于持久记住。背诵方歌是学习方剂的基本功。而地黄饮子方歌如下: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肉桂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如果第一次接触的朋友,估计有点不知所云。放心,许大夫今天从三个方面介绍地黄饮子组成和作用特点。
特点一:阴阳双补地黄饮子主要用药可分为补肾阳和补肾阴两组用药。
其中,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这是温补肾阳的一组药物。
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这是滋补肾阴的一组药物。
所以地黄饮子肾阴肾阳两方面都兼顾,起到了阴阳双补的作用。
石菖蒲
当然,其他几味药包括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是为佐药。姜、枣和中调药,功兼佐使。但从主要功效来看,这个方子还是补肾阴肾阳为主要功效。
特点二:下虚上实从地黄饮子主治的病症来讲,地黄饮子针对的症状为“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为什么出现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
阳化气,阳气能对人体起到温暖的作用;阴成形,有形的阴能滋养人体。
当肾阴肾阳双亏时,不仅肾阳对下肢的温养作用不能够发挥,肾阴对下肢的滋养也不能发挥,所以下肢出现痿弱,行步极度乏力。本身阳气不足,人体正常的津液水谷就不能正常运化。
我们知道,河道堵塞尚且产生淤泥;人体津液堵塞,人们常说的痰、湿、饮等一类代谢废物就产生了。这就是我们说的肾阴肾阳“虚”于下,而痰湿等“实”邪阻于上这样一种下虚上实的表现。且肾阴一虚,精气生成不足,则精气不能上承舌窍,且痰浊上逆痹阻心窍,所以造成舌强不能言。
特点三:上热下寒从整体表现来看,地黄饮子证这类病人以畏寒为主的。全身四肢特别是下元虚衰,腰膝痿软冷感特别强烈。肾阳虚到一定程度,虚阳上浮,患者又容易见到面红、口干不欲饮等热象。这就形成一种上面有热象、下面有寒象奇特的现象。
所以从地黄饮子主治来看,阴阳双亏、本虚标实、上下同病、上寒下热是该方主治的特点,但总以治下为主。
临床中偏于肾阴虚者,可加地骨皮、鳖甲。偏于肾阳虚者,可加仙茅、淫羊藿。
值得一提的是,经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地黄饮子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男科、老年、皮肤病等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地黄饮子加上活血药物如丹参、三七等药物,对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脑疾病
当然现代临床的应用早已超过古籍所记载的疾病治疗范围,地黄饮子尤其在脑部病变中作用突出。但从中医理论来看,地黄饮子所治疗疾病的病机根本为肾精亏虚,肾阴肾阳俱损,虽然各种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各有不同,但其发病机理相同,故临床上遇到肾精亏虚、虚阳浮越、痰浊阻窍这类病机均可应用地黄饮子加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