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刨中,平刨通常也在50cm以上,一些专做箱子的木匠,甚至有70cm以上的大平刨。据木友小九哥介绍,中式传统木工手中至少会保有七八个刨子,这些刨子的种类会根据自己的工作方向来配置。
比如说:做柜子的,短平刨会多一些;做箱子的,长平刨会多一些;做椅子凳子的,中平刨就会多一些。
在日式拉刨中,荒仕工鉋完成后的工作,由中仕工鉋来担当。这种刨与荒仕工鉋一样采用直膛的刨子,盖铁与刃口的间距在0.5-1mm之间,刨口要比荒刨更细一些。
实际上,据相关资料显示,日式拉刨的荒刨、平刨、净刨之间的差别,更多的表现在刨底上。我们用一张图来对比一下。
图片很好懂,偷个懒我就不翻译了。有时间我们专文聊一下日本拉刨的下端调整。
净刨净刨是木作中最后一个出场的刨子,一般用来去除木器表面的毛刺和划线,使得木器快速达到或者超过砂纸打磨后的效果。所以,净刨的功效是——“修光”。
在中式传统木工中,净刨是常用刨中最短的一个,通常小于20cm,刨口细小,刨刀刃口较平,探出量极小。
据前辈@重阳65208556老先生介绍,以前还出现过一种中刃刨,用锋钢锯条做刃,两面研磨,锋口出在中间。刨刃镶入角约为40度左右。这种刨子的刨口很细,仅可透亮,就是针对硬木家具的最后净光而设计,所以仅限于硬木,对软木无效。
这是重阳前辈亲手画的示意图。据他介绍,这种中刃刨曾用过一段时间,但在刮板出现以后就消失了。
欧美木工体系中,净刨的选择标准也是越短越好。从尼尔森的3号刨,到史丹利的1号刨,都是常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