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5:39:20

恒河,中文又译为殑伽河、强伽河、冈底斯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流经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恰尔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进入孟加拉国,改称帕德玛河,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克纳河。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基本简介

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1)

南亚地图

恒河(Ganges River)印地语作 Ganga。梵文天城体:गङ्गा,拉丁文注音:Gaṅgā,英文:Ganges,意为"从天堂来"。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其大部流程为宽阔、缓慢的水流,流经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尽管地位重要,但其2510km的长度使其无论以世界标准还是亚洲标准衡量都显得短了一些。恒河源出喜马拉雅山南麓加姆尔的甘戈特力(实为塔婆万草原,说法不同的原因是印度对恒河源头说主要出于宗教考虑,而不是根据地理)冰川,全长 2700km,流域面积 106 万 km(不包括支流贾木纳河及其以上部分);河口处的年平均流量为 2.51 万 m³/s;其中在印度境内长 2071km,流域面积 95 万 km,年平均流量为 1.25 万 m³/s。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流域面积占印度领土 1/4,养育着高度密集的人口。恒河流经恒河平原,这是印度斯坦地区的中心,亦是从公元前 3 世纪阿育王的王国至 16 世纪建立的蒙兀儿帝国为止一系列文明的摇篮。 恒河大部流程流经印度领土,不过其在孟加拉地区的巨大的恒河三角洲主要位于孟加拉国境内。恒河总流向是从北-西北至东南。在三角洲,水流一般南向

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2)

恒河掠影一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1] 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 4 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Varanasi)圣城。恒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人民,加上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被视为"圣河",将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虔诚地敬仰恒河。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地理环境

折叠

地形

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3)

恒河风光

阿勒格嫩达河与帕吉勒提河在代沃布勒亚格(Devaprayag)汇合后形成恒河主流,切穿外(南)喜马拉雅山脉,在里喜盖什(Rishikesh)从山中涌出。接着在印度教徒的另一个圣地赫尔德瓦尔流到平原上。

虽然河流水量因季节而有差异,但在接纳较多支流和进入降雨量较大地区之时明显增加。4~6 月,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入恒河,7~9 月的雨季,带雨的季风造成洪水。在印度北方邦境内,主要右岸支流有流经印度首都德里、在安拉阿巴德(Allahabad)附近汇入恒河的亚穆纳河,以及在印度中央邦从温迪亚山(Vindhya)北流并很快汇入恒河的栋斯河(Tons)。北方邦的主要左岸支流为拉姆根加河、戈默蒂河(Gomati)与卡克拉河(Ghaghara)。

恒河接著流入比哈尔(Bihar)邦,来自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主要支流有根德格河、布里根德格河(Burhi Gandak)、库格里河(Ghugri)与戈西河,其南面最重要支流为宋河(Son)。恒河继而沿拉杰默哈尔丘陵边缘南流,然后奔东南到达三角洲顶点法拉卡(Farakka)。在恒河流入的最后一个印度邦西孟加拉邦,默哈嫩达河(Mahananda)从北面注入。(在整个印度西孟加拉邦以及孟加拉国,恒河在当地被称为博多河)。三角洲最西部分流为胡格利河(Hooghly),加尔各答市就坐落在其东岸上。在孟加拉国,浩阔的布拉马普得拉河(汇流前约 241km河段被称为亚穆纳河)在瓜伦多卡德附近汇入恒河。合在一起的河流被称为博多河,在坚德布尔(Chandpur)以上与梅克纳河合流。河水遂通过无数水道注入孟加拉湾,其中最大水道为梅克纳三角湾。

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4)

恒河掠影二

来自恒河与布拉马普得拉河流域的泥沙沉积物,延伸到海中构成的三角洲,面积约 6 万km,由反覆交错的黏土、沙子和泥灰构成,并有一层层循环重叠的泥碳、褐煤和曾为森林覆盖的林地。

恒河三角洲南部表面,由大量泥沙在迅速沉积形成。东面三角洲临海一边正由于被称为沙洲的新地和新岛的形成而迅速改变著。然而,三角洲西海岸自 18 世纪以来实际上没有变化。

西孟加拉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几乎没有水经这些河流入海。在孟加拉三角洲地区,河流宽阔而活跃,水量丰沛,并与无数港湾沟通。在雨季(6 月),这一地区大部洪水泛滥,水深数呎,使得建在人工垫高的土地上的村庄和住宅成为洪水中的孤岛。雨季期间居民点之间的交通只能靠船。

在整个三角洲临海一边,有一片辽阔的潮汐林和沼地。森林被称为孙德尔本斯(Sundarbans),受到印度和孟加拉保护。

折叠

气候

恒河流域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河系。水的补给在一定程度上依靠 7 月西南季风带来的雨,以及 4~6 月热季中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成的流水。恒河流域降水与西南季风相伴,但也随 6 月间起源于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而来。只有少量降雨发生在 12 月间。年平均降雨量在流域西头的 760cm至东头 2,286cm余之间(在北方邦的上恒河平原,平均降雨量约为 7,721.6cm;在比哈尔中央平原,为 10,312.4cm;在三角洲地区为 152.4cm)。三角洲地区在雨季开始前的 3~5 月间和雨季结束后的 9 月间遭受强气旋风暴的侵袭。这些风暴中有一些造成大量生命损失和家园、庄稼及牲畜的毁灭。1970 年 11 月的一场风暴就具有灾难性规模,造成至少 20 万人乃至可能多达 50 万人的死亡。

沿岸城市

恒河的源头加姆尔,在印度语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被视为神灵,因而恒河是从神灵-牛的嘴里流出来的圣洁清泉。恒河有一条支流的源头在冈底斯山东南的玛法木错,而根据宗教传说,冈底斯山是湿婆神修行的地方;玛法木错湖是湿婆神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印度教教徒尊它们为"神山圣湖"。所以,出生于"神山圣湖"的河水是"圣水"。而印度神话故事则说,国王跋吉罗陀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女神下凡。但女神之水来势汹汹,为了不使河水冲坏大地,湿婆神就站在喜马拉雅山前,用前额承受河水的巨大冲力,让河水沿着他的头发缓缓地流到地上,既可以洗刷掉国王先辈的罪孽,又能造福于人类。因此,印度教教徒认为恒河是女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源",恒河的圣水能洗脱其一生的罪孽与病痛,使灵魂纯洁升天。在恒河的身边诞生了一座又一座的印度教圣城,其中最著名的是瓦拉纳西、阿拉哈巴德、赫尔德瓦尔。

折叠

瓦拉纳西

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5)

印度宗教圣地瓦拉纳西

旧称"贝拿勒斯"。历史上曾称为"加西",意为"神光照耀"的地方。位于印度北方邦东南部,坐落在恒河的中游新月形河段的左岸,人口约 80 万。1957 年改为现名称,因城市地处瓦拉纳河和阿西河之间,于是取两条河的名称合成的。它是沿岸印度最大的历史名城、印度教圣地。相传 6000 年前由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所建。公元前 5 世纪,佛祖释迦牟尼曾在位于市西北 10 千米处的鹿野苑第一次讲道,因此该城被誉为"印度之光"。全城仅庙宇、寺院就有 1500 座,最著名的有湿婆庙、金庙、难近母庙,还有十几万栩栩如生的神像。瓦拉纳西每年有 400 多个宗教节日,每年接待朝拜者或洗圣水澡的人有二三百万。

瓦拉纳西城沿着恒河的岸边长达 6.7km,共有 64 个大小水泥台阶码头,当地人称其为"卡德"。每当晨曦初露,来自四面八方的虔诚教徒云集在码头上,扶老携幼沿着石阶一面沐浴,一面顶礼膜拜。晨浴的一个附带项目是刷牙,他们有的用食指与中指并排在口中来回搓,有的用一根苦中带甜的树枝在牙齿上蹭,并把刷牙的"圣水"也喝下去。净身后,信徒们从恒河这里提上一壶圣水,带着供品走向寺院朝拜。

折叠

阿拉哈巴德

印度河和恒河地图,恒河三角洲地图(6)

07年1月5日阿拉哈巴德沐浴节

意为"神城",位于恒河与朱木拿河的汇合处。古称"帕拉亚格",意为"献祭之城"。城中有根已有 2200 多年历史的阿育王古石柱,柱上的铭文记载着该城鼎盛时期的情况;在帕塔尔·普利庙内有一株被称为"不死树"的古榕树,其树龄高达 1000 多年,其附近还有猴神哈奴曼庙。每年春天,在两河流的汇合处都要举行"玛格庙会",平均有 25 万人来此沐浴朝拜。每隔 12 年还要举行"宫巴庙会",这是印度教最古老的盛大节日。

"宫巴庙会"起源于印度教神话,传说为争夺一罐甘露,湿婆等神与妖魔激战了 12 年并最后获得胜利。在争夺战中,一些甘露洒在地球上的四个地方,成为这四个地方的河水。因此,人们相信在"宫巴庙会"期间,到这些地方沐浴,洗涤罪恶、解除轮回之苦就更为灵验。在为期 32 天的节期中,有 1 亿多人到这里沐浴。

折叠

赫尔德瓦尔

意为"哈里之门"。古称甘德瓦拉,意思是"恒河之门"。位于北方邦西北部、上恒河运河的起点、恒河的上游右岸咽喉要道。此处,恒河始有航运价值。该城人口 11.6 万。每年 4~5 月以及每隔 12 年也要举行圣水沐浴活动。在该城南郊的达克合什瓦尔古庙附近,有一相传为湿婆神沐浴时留下的脚印。

由于印度教教徒认为湿婆神常到恒河这里巡视,死后在此火化并将骨灰撒到河中,可以"清洗终身过失"、"灰烬随恒河女神升天",因而成为印度教教徒圣洁的火葬场。一些重病缠身的人,或身体还硬朗的富有老者,早就到岸边租间小屋或住在旅馆,静待寿终。因此,在恒河沿岸的"圣城"里,有许多"待亡者之家"租给待死者居住。一些死者的家属也千里迢迢把亲人的遗体运到这里火葬。在恒河边有数不清的简易火葬场,有的火葬场平均每天要焚化上百具尸体,日夜烟火不断,加上每天 8.73 亿升废水的流入,使恒河面目全非。

折叠

治理开发

折叠

灌溉

自古以来,在洪水泛滥时或藉助重力水渠以利用恒河水灌溉司空见惯。2,000 多年前撰写的经典和神话中已经描述过这样的灌溉。自 12 世纪以来的穆斯林统治时期,灌溉高度发展,蒙兀儿国王后来修筑了几条灌渠。英国人进而延展了灌渠系统。

较古老的灌渠主要在恒河-亚穆纳河两河间地区。上恒河灌渠及其分渠长 9,575km(5,950 哩);始于赫尔德瓦尔。下恒河灌渠及其分渠长 8,240km(5,120 哩),始于纳拉乌拉(Naraura)。

折叠

航运

19 世纪中叶,随著铁路建设的兴起,大规模水运开始衰落。灌溉汲水日益增加,也影响了航运。恒河流域中部安拉阿巴德附近以远河运微不足道,多为各种类型的农村河船。然而,西孟加拉和孟加拉仍然依靠水路运输黄麻、茶、粮食和其他农业及农村产品。1947 年的印巴分治产生影响深远的变化,实际上中断了从前经由内陆水路从阿萨姆运到加尔各答的茶和黄麻的大宗贸易。

折叠

水力发电

恒河的水力发电蕴藏量约为 1,300 万千瓦,其中约 2/5 在印度境内,其余在尼泊尔。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