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区域是莫朝,黄色区域是黎朝,绿色区域是阮氏政权。
1546年,黎朝的实际掌控着郑检一心想消灭盘踞北方的莫氏政权,着手为北伐做准备。
1592年,南朝灭北朝,黎朝复辟
1596年,西班牙耶稣会士迭戈·阿伟特乘商船抵达越南南部,开始传播基督教,当时越南南方的统治者阮潢担心基督教传播影响自己的统治,将迭戈·阿维特驱逐。
公元1627―公元1788年,北郑与南阮混战。
1627年,北方的郑主郑以替皇帝征税为由,向盘踞在顺化的南方阮氏索取前三年的税银,并要求提供30头象与30只船。阮主阮福源不从,郑枇见阮氏已生二心,决定率兵讨伐阮氏,阮郑对峙公开化。
这个时候,原本占据北方的莫朝已经瓦解,可后黎朝说是一统,实际上南边被阮氏把持,北边被郑家占据,黎朝君主哪边都说不上话,这两家打起来,黎朝君主也没办法。
绿色区域郑氏家族的势力范围,蓝色区域阮氏政权区域范围。
1660年9月,越南北部的实际控制者郑以黎神宗的名义向清朝派出使者称臣纳贡,清政府册封其为安南国王,此后往来不断,正式建立宗藩关系。
1660年,为了与南方的阮氏政权争夺越南的正统,郑以黎神宗的名义派遣使者前往清朝。此时,越南北边是郑家掌握的黎朝,南边是阮氏的地盘,还有个莫朝的残余势カ流窜。
1697年,在阮主政权的持续打击下,占城国彻底灭亡,此时的阮主政权边界与归属于真腊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接壤。
1698年,阮主阮福调命阮有镜经略真腊,阮有镜前往湄公河三角洲地屈设立县制,他招募流民充实这一地区,实现了越南对该地的占领。
公元1698年,阮氏政权派出大将阮有镜前往东浦与柴棍地区,那便是红河三角洲地区,很快这块沃土将被越南征服,越南版图才接近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1702年,吞并了真腊部分地区的阮福调派遣使者前往清朝请求册封,被康熙皇帝以南国有黎氏为王,不能复封阮氏为由拒绝。阮福调虽然不是王,但是早就是越南南方的“国王”。
后黎朝末期,郑氏和阮氏两大封建统治家族南北对峙,为争权夺利进行长期混战。
西山王朝(公元1778―公元1802年)它们是分化而治的王朝,不是统一的那种。当于三个皇帝统治的那种。
1771年,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兄弟三人在西山村发动起义,史称西山起义。
阮氏三兄弟
1771年,爆发了由阮文惠、阮文岳、阮文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山农民起义。
1783年,柴棍之战中,阮王不敌西山军,败逃富国岛。先是向法国求助,而后更是亲身前往曼谷,寻求暹罗援兵。
1784年,阮主阮福映前往暹罗借来援兵,想收复失地,西山皇帝阮文岳也派遣弟弟阮惠御敌,双方于沥涔、吹蔑附近展开大战,暹罗军备击败,这场战役就被越南人当作越南历史上重大的对外胜利之一。
阮朝(公元1802―公元1858年)
定都富春(今顺化),国号“越南”开国国君―阮富映
注意:阮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1945年退位。这个朝代也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阮富映
1802年,阮福映登至尊位,建立阮氏王朝,而后更是驱兵北上,一统越南。
1811年,暹罗以调停柬埔寨王室争端为借口,入侵柬埔寨,柬埔寨国王匿嗡祯逃往越南,请求越南帮助,阮福映趁机派兵进入柬埔寨。
1813年,阮福映命士兵护送逃往柬埔寨国王匿蛤祯回国,随后派遣阮文瑞率军驻守柬埔寨,名为保护,实为控制。柬埔寨自此成为越南附属。
1820年,54岁的阮攸接到任命去往中国求封,然而还未启程,阮攸就病逝了,越南文坛的一颗明星跌落了,这一位在越南的地位,正如同歌德之于德国、普希金之于俄国、莎士比亚之于英国,鲁迅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