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他一直在靠做动画外包养家糊口,偶尔还会接待几个登门拜访的“据说很有实力的”骗子投资人。
2014年,易巧成为了光线传媒旗下动画公司彩条屋的CEO,这家只做动画电影的公司,立志要做“中国皮克斯”。
易巧知道,要想做出精品,当务之急是搜罗全国各地精通动画创作的人才。
“饺克力”是他想到的第一个名字。
可惜一个电话过去,饺子却把他当成了众多骗子投资人中的一个。
易巧只好亲自坐飞机去成都找饺子。
易巧显然很懂动画人,第一次见面先跟饺子聊了聊自己对《打,打个大西瓜》的理解、未来动画市场的发展、以及如何做好一部电影。
一套组合拳下来,饺子心想:终于遇到个识货的!
易巧心想:果然是个人才,不谈钱,只谈动画,痴心可见啊,就是你了!
聊到兴起时,易巧问饺子:“你现在手上还有哪些项目?”
他知道饺子有一些外包单子,有的已经提前付了钱,然后又试探性的问:“能不能把这些钱退回去?我们一起干一票大的!”
饺子几乎没有犹豫,当场就答应了。
事情对,人也对,直接开干!
这种同样出现在哪吒和敖丙身上的友谊和默契,一定也不是巧合。
他俩“会晤”的半年后,身在北京的易巧收到一个电子邮件,里面是一个丑的掉渣的PPT,发件人是饺子,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哪吒》的故事雏形。
易巧的第一感受:PPT实在是不讲究,故事实在是有意思!就是……
易巧很快又飞了一次成都,饺子满心欢喜的以为他是来正式签合作协议的,结果等来的却易巧对剧本360°无死角的“吐槽”。
饺子的第一感受:我去,这些bug我都知道,但没想到都被他说出来了,这个投资人不简单,
这次得踏踏实实来真的了!
于是,两人开始磨剧本,一磨就是整整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