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旁城隍庙旧影
城隍庙坐落于杨家村村口,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同治、光绪及民国时期都曾加以修茸,供奉屈坦为城隍爷。旧有东岳宫、天妃宫、文昌阁、玄武庙、杨府庙、五凤楼、戏台及东西横厢等建筑。整座庙宇重檐翘角,雕梁画栋,殿口蟠龙石柱,精美绝伦。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城隍庙会”总是会吸引大批信士,名闻台州、宁波等地。
-城隍庙龙柱
城隍庙还是举行亭旁区苏维埃成立大会的旧址。2002年社会各界筹资重修亭旁城隍庙,大殿檐下高悬“亭山保障”匾。殿后的那颗古樟,枝繁叶茂,见证了古庙的风雨。
-亭旁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亭旁起义纪念馆原为亭山小学。民国十七年(1928),包定等人以教师为掩护,以亭山小学为据点,组织“壁虎社”、“劳人会”进行革命活动,利用“狮子会”、“茶灯会”、“剧社”等多种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培养农民运动骨干。1993年,亭山小学重新整修,名为“亭旁起义纪念馆”,1997年2月29日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
在三门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里,就有亭旁农办旧址“包家祠堂”、亭旁起义指挥部旧址“包子聪旧宅”、亭旁暴动誓师地、丹邱寺及虎陇头阻击战纪念地,谷仓岭头会议会址等。
-杨家板龙
亭旁镇最有特色的民俗,要数在元宵节出游的“杨家板龙”。杨家板龙始于明朝,盛行于清乾隆年间。“板龙“是用两米长的木板作为底座,两端凿圆孔,以木棒穿孔连接成长龙,板座上是用竹篾做成的龙头、龙身、龙尾骨架,外面糊以彩纸或裹上白布,贴上龙鳞龙鳍,绘上花纹图案以及剪纸等,造型独特。尤其是龙头高大神武,金蟾伏于顶上,口吐金钱,以示招财进宝。2007年“杨家板龙”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