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写意牡丹,要有工笔写生的基础。一般学花鸟画,多是从白描写生着手,然后画工笔着色,逐步由没骨画到写意(写意画有大写、小写之分,有时很难区别,也不必分得太细)。写意画笔触大,笔法简,把握主要的,而不斤斤计较于细部的刻画,笔少画多,笔减意足,往往意到笔不到,写意画运笔快,笔迹运行显出一种动势,一种生动活泼的状态,流露出作者的激情。
写意画法不勾花鸟的外轮廓,直接表现其本体,用笔灵便随意,所以叫点厾点厾法,或叫点垛法,这一画法最宜于画牡丹花。牡丹花瓣很多,单瓣型有5-13片,复瓣型的有30-100片,多瓣型的有200多瓣,而花瓣的大小、正侧、直曲及排列变化都很复杂,用工笔勾线也难于准确如实地描绘,用点厾法中的正侧、逆顺、点戳、顿挫、拖、滚……种种笔法,就可以得到虽不精细准确,却能表现由各种不同花瓣组成的花型特点,而且生动有神,活泼有趣。画牡丹叶也是用这种笔法,使叶叶灵动而不失其生长结构。画写意牡丹时,要多演练笔法,充分发挥毛笔的表现力。
另一个写意技法的重要特点是“蘸墨(色)法”,也叫撮墨法,就是笔身上已有一种颜色,再用笔尖蘸一种颜色,或深浅不同的色(墨),方法如蜻蜓点水,一蘸即过,又好像用指尖撮点东西。这种笔法画出来有层次变化,如同工笔画拖染的效果,而又自然融合,更有妙趣。
牡丹花一瓣的颜色是有深浅不同的,整个花头又有大小的变化,画牡丹花时最适宜用蘸色法,例如,画淡红色的花,先调粉水,后蘸曙红;画白色的花,先调白粉,后蘸淡绿;画深红色牡丹,先调曙红,后蘸胭脂;画黑色的花,先调紫红,再蘸墨。花色的深浅变化大,可以先调淡红,蘸曙红,再在笔尖上蘸胭脂,分两次蘸色。画花是这样,画其他的叶子、枝茎等也是用这种技法。如画老叶,先调绿色,后蘸墨;画嫩叶,先调草绿,再蘸胭脂,以表现嫩叶上的红晕;画花茎、叶柄,先调老绿,后蘸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