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漫长神道的设计,实际上也有逆向强化主体的审美驱动力的效果,如从复真观至紫霄 宫一段神道,全长10多公里,山重水复,峭壁摩天,十八盘台阶转折上下,路途艰险,徒步跋涉的游人感受到疲劳,焦虑,甚至于失望等多方面的精神压力,是欣赏紫霄宫的审美期待在激励人们 克服困难,争取到达。
一路峻登,历览峭峰危岩,瀑布山涧,突然,峰回路转,紫霄宫象拉开帷幕一样展现在游人面前,层层崇台,重重殿堂,居高临下,气势磅礴。
游人至此,喜悦心情简直难以形容。这种“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神道设计手法,其实就是利用游人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来配酿主体的审美情绪。从而,进一步激发主体投入审美活动的热情。
二、九宫八观的象征涵义明成祖兴工修建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到底有几宫几观? 这是在武当山古建筑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
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
一、“八宫二观”说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建 筑、园林、城市规划》认为“武当山风景区 ⋯ ⋯ 明永乐十一 年( 1413 年) 在武当山大兴土林,动员军民工匠30余万人,历时十一年,建成了拥有八宫二观、三 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 该书宗教卷也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