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过早地夭折了;两个女儿,一个远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一个许配给了“国子监主簿文效”。包氏家族繁衍至今,靠的全是包公的这个次子包綖!
都知道,包拯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官吏,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廉洁清正等美德著称,是老百姓心目中“清官”的典型代表,也因此,他又被称为“包青天”,深受世人的敬仰和爱戴。一直以来,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人们对包拯传奇的一生都十分好奇,对于他的死更是众说纷纭。
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包公墓,以及包公遗骸研究的关注度。
对于包公遗骸的关注和检测,早在2015年初就已经开始了,主要是由复旦大学的现代人类学实验室牵头,研究目的就是为了确立包公的Y染色体在整个家族遗传体系所占有的支配地位。
要想完成这项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选取被研究者本人,或者与其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人的DNA进行比对,这样便于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不过,由于包拯的遗骸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同时,遭遇盗挖以及迁移等不同程度的破坏之后,他的遗骸已经所剩无几了。
而且,历经的年代太过久远,其直系亲属也都较为难找,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对包拯墓产生了好奇,到底包青天的墓地遭遇了什么,使得现今连他的尸骨都找不到了呢?不仅如此,民间还传说,之前有一个装有“包拯三代人遗骨”的小棺材,被偷偷运到了大包村。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竟不翼而飞了。如果是真的,那么,现在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又在哪里呢?
而这些疑问,则要追溯到1973年。
根据相关记载,包拯死于北宋嘉祐七年,其墓地的原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在1973年4月,由于包拯墓葬周围的厂子需要扩建,所以,文物部门紧急对附近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在历经了四个月的整理和挖掘之后,一共出土了包拯家族的12座墓葬,同时,还有4座砖室墓,8座土坑墓。其中,还出土了《包公墓志》,在该墓志上,共记载了3000多个文字,将包公不平凡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其中注明了其真实死亡时间,以及从河南运回合肥的经过。
正是因为这一记载,让河南和安徽两地持续多年的“包公之争”得到了解决。此外,在挖掘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大量被盗挖的痕迹,且从墓葬的破坏程度推断,应该是金兵所为。当专家们完成对墓葬的挖掘之后,整理出了包拯及其夫人的遗骨,并将其装好后,准备运到包拯的老家肥东文集安葬。
但是,由于当时正好赶上十年动乱,本应该被作为文物妥善保管好的遗骨样本,却被当地拒绝接受,结果只能重新运回了合肥。后来,还是包拯的第三十四世孙子包遵元,在自家的房山头上搭建起了简易帐篷,才给包拯及其子孙们的遗骨找到了一个临时的“住所”,且这么一放,就是两年多。
一直到了1975年的冬天,包拯以及夫人和子孙们的遗骨才被重新装在了一个小棺材里,运回了家乡,并连夜偷偷葬的在了龙山。1986年,当地在原来的包公祠旁边,重新修建了一座包公墓。随后,人们准备将龙山上的遗骨,迁移到新建的包公墓园内。
但是,当人们来到龙山墓穴,挖开坟墓,打开当年装有遗骨的11个陶坛时,才发现,由于当年没有进行密封保存,且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霜雨雪,遗骨大部分都已经腐烂,化为乌有。因此,本来是很好的历史研究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的遗骨,就这样消失了,不免令人感到可惜。
但值得庆幸的是,当年在发掘墓葬的时候,由于鉴定研究以及撰写挖掘报告的需要,包拯墓内的遗骨并没有全部装入陶坛,另外有35块尸骨,被参与挖掘的科学人员保存了起来。其中,有15块被保存在了博物馆内,而剩下的20块,则在1987年重建包公墓时,葬在了包公墓园的棺木中。
正是因为这“幸存”留下来的35块遗骨,才让对包拯以及其相关基因的检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可以说,这不仅是包公遗骨的幸运,更是考古科学以及历史文明发展中的一次好运气。经过相关科学家的细致研究和仔细推算,这35块骸骨,都来自于年纪4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这与包公去世时的基本特征相吻合,所以,可以断定,这35块骨骼应该都属于包拯。
而且,根据遗骨的尺寸,大小,专家推断出了包公应该属于中等身材,身高大概在1米65左右。这与我们平时想象中,以及影视作品中,包公高大伟岸的形象有所出入。此外,有了这些骸骨,对于包公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包氏家族遗传基因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可能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要想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更多的历史真相得到还原,就必须持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文物,这样才对得起前人和来者。
参考资料:
【《包公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肃公拯》、《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七·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