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高昂的维修费用,张先生没办法只能跑了一趟高速,和家人自驾旅游散心,庆幸的是跑完高速之后GPF堵塞的问题解决了,但张先生揪心的是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堵。
广东赵先生:开空调同样会加速GPF堵塞
位于广东的赵先生原本以为南方地区温度高,自己的探岳330TSI两驱豪华智联不会轻易中招,谁知温度高车内开空调也会加速堵塞。
据赵先生介绍,4月初广东热起来之后,他仅开了不到半小时空调,GPF就堵了,然后就是油耗飙升、深踩油门动力反映慢,加速超车难。在第一时间到4S店维护,工作人员竟然提出“不要开空调就不会堵”的荒唐解释。现在,赵先生只有一个想法:退车,即便是折旧退车也要远离大众。
在探岳车友群里,包括张先生和赵先生在内的车主,经咨询一汽-大众官方客服之后,得到的基本都是统一答案:建议多跑高速,后期可以加98号油减少堵塞几率;并且不允许退换车,支持车主取证以证实其属于缺陷产品。
不止于探岳,汽车之家论坛上一位河北一汽-大众迈腾330TSI车主也反映自己去年9月提车,在每周或每两周跑一次长距离的情况下,GPF也堵了七八次。
综合这些车主反馈的情况来看,很明显所有质量问题的症结就在颗粒捕捉器上。
为什么会中招?
起因要从排放法规说起。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产销的井喷式增长,排放法规的更迭速度也进入到快车道,其中国五升国六仅用了三年,而国六b更是比欧六标准还高。
根据规定,目前已将北上广深施行的国六b对尾气的颗粒排放物管控严格:其中PM(细颗粒物重量)限值下降了33%,并新增PN(细颗粒物数量)的限值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流厂商大体给出了两种升级方案:
一类是技术流,主要通过高轨压、改良多孔喷油器等技术,从源头改善排放。比如凯美瑞搭载的TNGA 2.5L大自吸将排气歧管后移,增强了气缸盖散热能力,降低了颗粒物数量,只是这种方案代价大。
一类是讨巧派,通过搭载颗粒捕捉器,给发动机排气带上口罩,来过滤微小颗粒排放物,不仅过滤效率达到90%,而且能有效控制颗粒物数目,进而达到国六b的标准。这类又以大众、奥迪、宝马等德系品牌为主。
不过,增加GPF虽然降低了成本,但要想实现“捕集-再生-捕集”的良性工作循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以探岳为例,在使用说明中,给出了GPF再生行驶的前提条件是要使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
1、以最低80km/h的速度行驶;
2、然后将脚从加速踏板上完全离开几秒钟,让车辆在挂入档位的情况下滑行;
3、重复此操作方法,直到因堵塞而亮起的黄色指示灯熄灭。
可问题是,作为一辆家用SUV,面对日常通勤频繁的加减速,探岳很难做到最低80km/h的速度行驶,GPF达不到再生条件的温度值,颗粒物极易堵塞排气管,进而导致排气不畅引发进气不足,形成发动机燃烧不正常,油耗增加、动力减弱的问题。
也因此,宝马对旗下产品GPF“再生”机制进行了优化,当用户长时间达不到“再生”条件,发动机会周期性调整点火正时,让排气温度达到“再生”条件,降低堵塞频率。可惜的是一汽-大众探岳并没有应用该项技术。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一汽-大众探岳GPF大规模堵塞,一方面是技术上投机取巧,一方面是用料上偷工减料的结果,无论是参考丰田还是宝马的排放做法,探岳都不可能出现大规模质量危机。
哪些车容易中招?
先给结论。
通过车质网投诉平台以及探岳车友群千余位车主的统计,GPF堵塞主要集中在2020/2021款探岳330TSI系列车型,包括330TSI两驱豪华智联版、330TSI两驱豪华智联版Pro两款车型,占到总事故发生率的90%以上。而280TSI两驱舒适智联版和280TSI两驱豪华智联版也出现了少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