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凡介绍,社团成立于2004年,而把在学校里流浪时间较久的流浪狗圈养在校内角落,起码已经推行了5年。流浪狗散居在校园中,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而因学校太大,驱逐流浪狗也难以实现。最终在保证师生安全和珍爱每一条生命的前提下,动物保护取得了平衡——圈养那些常驻学校的流浪狗。
华东师大狗舍的小狗们
据介绍,学校狗舍里目前约有13只狗,每天八点后,社团成员一人牵着一根狗绳,分两拨先后带七八只比较温顺、不“社恐”的狗出去遛。遛狗路线都经过了规划,会有意避开人流密集的地方,以保证师生的安全,“但也有很多学生喜欢狗狗,会主动上来摸”。
照顾这些流浪狗并不容易,要带着狗做绝育,每天要安排人员进行狗舍的清洁打扫,定期还要带狗出去洗澡、剃毛。费用方面,主要由社团活动基金、文创产品收入等组成。很多社员因为喜欢猫狗,也会“为爱发电”。
带流浪狗洗澡
不过,比起圈养校园流浪狗,社团成员最希望的是有人可以领养他们,只是一直推行得不太顺利。狗舍里的狗都是学校“原住民”,他们的存在保证了外面的流浪狗基本不会进入校园范围(狗有领地意识),因此新进的狗比较少,一年最多一两只,社团会首先帮助他们帮助寻主人,寻不到便招呼领养,实在不行就由大家一起来养着,“狗狗们有来自动保的宠爱。同学们在遛狗的过程中,特别喜欢拍视频,都觉得很治愈。”解一凡说。